第452章 汉江奇迹下的南韩女星们
翟远在香江已经能约见卫亦信,
李健熙在南韩与总统私下往来,更是家常便饭。
财阀在南韩固然没有后来互联网上吹嘘的那般神乎其神,但作为军政府的钱袋子,青瓦台豢养的双大红棍,地位依旧不容小觑。
单单谈一宗跨国贸易,李健熙只要拍板,还不至于要去请示国家通讯机构的官员。
所以中途离席也不过是找个由头,留下姜明奎招待翟远他们,李健熙这时候估摸着已经跟智囊团开起小会,如何从东洋的半导体业务中换取更多价码。
“哎一古,翟会长真是年少有为啊,您没有来过南韩或许还不清楚,九一娱乐的电影在南韩风靡程度,堪比李小龙和陈仕龙两位大明星的影响力,忠武路的电影公司得知您这次造访,前段时间还打算在新罗酒店附近蹲守。”
李健熙前脚刚走,姜明奎脸上立刻挂起谄媚笑容。
社长级别,其实等同于三星半导体的总经理,作为李健熙手下爱将,姜社长这种时候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主动打开话题避免冷场。
“是吗”翟远随姜明奎走出办公室,笑着说道:“不过我入住酒店这几日,倒没有见过南韩电影圈的朋友。”
姜明奎一双眯眯眼笑成条缝隙,说道:“您是李会长的贵客,怕影响到客人休息,所以提前吩咐他们不要擅自打扰,否则翟会长在南韩的fans早就将酒店围堵起来。”
翟远笑呵呵说道:“做娱乐行业怎么会怕被打扰有机会还是希望打开两边的电影市场,互相进步。”
姜明奎闻言顿时了然,驱散南韩电影人和得到消息的记者、影迷是他擅作主张,毕竟起初摸不清翟远的性格,怕对方反感。
如今看来翟远并不排斥曝光,那在接下来接待对方的这段时间里,能聊得话题显然就更充分了些。
替李健熙招呼客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投其所好是最基本的察言观色本事。
看得出来,翟远对三星主营的科创业务并不太感兴趣,陶宗颐这种搞技术出身的人,坐下来聊芯片发展史都能聊几个小时,眼前的翟会长明显不属于这一挂。
“大韩民国的娱乐业还要向香江学习啊,当下年轻人有谁没看过《英雄本色》,哪有人不知道jackie ”
姜明奎拍马屁说了句,又道:“正好我也认识一些从事娱乐行业的朋友,翟会长不介意的话,大家可以坐在一起用餐便饭,您顺便指教一下他们。”
末了,又挤眉弄眼补充一句:“另外大韩民国的女明星啊,不知为什么总是看不出演技,如果这次能得到翟会长您的指点就更好了。”
翻译原封不动,将姜明奎的话讲给翟远听。
翟远看一眼腕表,距离饭点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也不知怎么的,今天感觉肚子饿得还挺快。
“那就快点开餐吧,姜社长。”
…………
三星集团的业务结构,多年来的主体始终围绕着机械重工、半导体、家电以及证券保险为核心发展。
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涉及游戏、音乐及影视等娱乐业务,
但却不代表其在娱乐业里没有影响力。
相反由于占据市场大规模的家电份额,集团又有本国最知名的广告营销公司‘第一企划株式会社’,基本上南韩的娱乐公司都要上赶着巴结三星,谁能从财团手里拉来投资,谁就能拿到娱乐市场的话语权,这种自上而下的森严等级制度,在东亚地区远超过香江和东洋。
另一个原因则是南韩娱乐业现在的盘子还没做起来,更需要财团支持,后世在电影里疯狂辱骂财团和青瓦台的年代,尚需要等到南韩娱乐业打开全球市场,有着风靡全球的流行文化符号这份底气支撑,被辱骂的青瓦台不仅不以为忤,反而还要扶持整个行业继续破圈。
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
现在不够硬气南韩娱乐圈,被姜明奎一通电话颐指气使,忠武路有名有姓的制片导演,便齐刷刷往三星城赶来。
趁着这个机会,翟远也联系了施楠生和蔡兰他们,一并叫过来聊一聊九一娱乐在南韩的业务,干点正事。
女明星什么的说说而已,翟总是那种人吗
“这位是泰兴映画社林权泽导演,pan fil电影公司李长镐导演,汉城映画集团朴光洙导演,河明中、金洙容、裴昶浩……俱是现在我们大韩民国影视行业里的中流砥柱啊。”
三星城作为集团的总部大楼,由三幢楼高三四十层的大厦组成,部门繁多,少不了有专门用来接待贵宾的礼宾部门。
宴会厅布置的奢华程度,较之新罗酒店犹有过之。
姜明奎在翟远面前笑容谄媚,却在面对一众电影公司老板时,流露出几分高高在上的态度:“这位是香江九一文娱集团的翟会长,制片部门的施楠生社长、发行部门的蔡兰社长。”
随着姜明奎介绍过翟远三人,南韩的电影老板们纷纷放低姿态迎上来。
上一个在南韩电影圈引起侧目的公司是佳禾,如今则改换成了九一娱乐,捞这一行的从业者对这间公司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
相互间打过招呼,
翟远扫了两眼面前的南韩同行们,该说不说,无论年轻年长,这一时期的南韩电影人,在他眼里全都是生面孔。
年长一些的当属五十几岁的林泽权,泰兴映画老板兼知名导演,号称是‘南韩电影教父’,翟远对他唯一的印象仅仅只有去年在香江几间西片戏院上映的一部iii级片《借种》,其实也不是对他有印象,而是海报上的女主角姜受延敞开一袭白袍的姿态还算养眼。
年轻一些的代表,则是三十岁出头的朴光洙,翟远对他的了解连电影作品都不算,而是因为他的汉城映画由于拍摄工人反抗剥削的类型片,成为了全总统执政期间,第一个被开刀杀鸡儆猴的电影公司,整个公司被封杀两年多时间,最近才重新执牌开业。
余下林林总总一堆南韩电影人,让翟远连基本的印象都没有。
究其原因,此时南韩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弱国,东亚三国当中,目前东洋是电影行业里当之无愧的第一,而南韩还要排在内地后面。
为了让民众从光州事件上转移注意力,电影圈在南韩政府的敦促下,井喷式的拍出过一堆情色电影,可以说整个八十年代至今,南韩影迷是一度处于白天骂政府,晚上则以收看政府拍摄的iii级片消遣的量子游离状态。
而这一系列的iii级片,勉强能称之为商业片。
除此之外,市场全部以文艺片为主导,国际奖项倒是拿了不少,钱是分币没赚到,更遑论影响力。
在南韩这个宣扬‘身土不二’思想的国家,这两年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居然只有18%,足见整个行业有多惨淡。
与这群冷门导演打交道,关键时刻还得靠蔡兰站出来撑场面,管家婆施楠生都罩不住。
蔡兰作为招氏过去在海外的院线经理,人脉称得上广阔,在座一堆导演里还真被他认出几个旧友,相互间方才打开话题,场面渐渐被带动的热络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南韩本土并没有院线这种经营模式。
除了国营戏院,剩下都是老破小的单独影厅,因此自然也没有所谓的院线老板出席这场宴会。
蔡兰与施楠生两人,跟南韩同行们逐渐聊的兴起。
话题围绕着卢太愚上台以后,对本土电影制作环境的放宽,韩美电影协商期间,逐步开放的进口片数量。
即所谓的‘南韩票仓’。
“阿远,这些人虽然都是导演出身,但大多也经营着自己的电影公司和单独戏院。”
蔡兰乘着间隙对翟远说道:“如果韩美协商成功,九一娱乐会有更多电影发行到南韩,本土购片潮还要靠他们来推动。”
翟远了然点头,说道:“我知,所以今次带你和楠姐过来,先了解下情况。”
某种程度上,今天在座的这些导演,很快就会成为购进香江电影的片商。
购片的钱这群穷酸导演肯定掏不起,但能开得起电影公司,多少跟本地财团有些往来,以后世购入港产片数量颇多的sk财团为例——没错就是后来那个skt战队的大金主——他们会负责出钱,再让眼前这群导演们选片购入,如此一来方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票仓。
“总之先探一探对方的口风,对九一娱乐来说,将来南韩票仓还是很重要的一块市场。”
翟远对蔡兰说道:“我希望韩美协商出结果以后,引进片开放,公司的电影可以第一时间打进来。”
蔡兰嗯了声,再度望向南韩电影教父林泽权,笑容满面道:“泽权啊,上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是在柏林电影节,那部《离别泪》只拿到提名太可惜了,今年又有什么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