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末之全面开战 > 第771章 与诸葛交谈

第771章 与诸葛交谈(2 / 2)

诸葛亮闻言,没有丝毫犹豫,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与吾主刘备,皆为百年难遇的枭雄,都有雄才大略,皆出身微末,历经磨难而不坠其志。若论行事风格,陛下更擅长抓住机遇,甚至能主动创造机遇,行事果决,雷厉风行;而吾主刘备,则更擅长隐忍等待,厚积薄发,在逆境中坚守本心。”

罗彦挑了挑眉,追问道:“这么说,朕就只是比刘备更擅长抓住机遇?”

诸葛亮迎上罗彦的目光,神色坦诚,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道:“草民不敢欺瞒陛下。陛下除了在‘仁义’二字上,或许不及吾主刘备那般纯粹之外,其余诸如胸襟、智谋、用人、魄力等方面,皆胜过吾主刘备。”

罗彦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摆了摆手:“先生这话说得,倒像是在变相拍朕的马屁。”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绝非谄媚之语。”诸葛亮神色严肃地说道,“吾主刘备的仁义,是乱世中的一抹亮色,却也因此多了许多掣肘;而陛下的仁义,是兼顾天下苍生的大义,不拘泥于一时一事,更显格局。”

罗彦点了点头,心中对诸葛亮的敬佩更甚。他知道,诸葛亮这话并非虚言,刘备的仁义固然可贵,却也常常因此错失良机,而自己则更懂得审时度势,为了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惜采用更为果决的手段。他话锋一转,再次问道:“先生,朕再问先生一个假设。若是当初,朕与刘备同时邀请汝出山相助,汝会选择辅佐谁?”

诸葛亮几乎没有任何思索,便斩钉截铁地回应:“在下依旧会选择辅佐吾主刘备。”

这个答案大大出乎罗彦的意料,他挑了挑眉,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哦?为何?朕自认无论是实力还是前景,都不比当时的刘备差,先生为何依旧要选择他?”

诸葛亮望着罗彦,语气诚恳地说道:“因为,当时的吾主刘备,身边只有关、张二位将军,虽有雄心,却无智谋之士辅佐,他需要亮,也信任亮。而陛下麾下,人才济济,郭嘉、荀攸、贾诩、庞统、徐庶等,皆是当世顶尖谋士,个个智谋超群,胜过亮者不在少数。陛下即便没有亮,也能一统天下;但吾主刘备,若没有亮,或许早已湮没于乱世之中。”

罗彦闻言,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带着一丝赞赏道:“先生果然坦诚。不过,先生之才,朕向来深知,即便麾下谋士众多,也无人能及先生的经天纬地之才。”

他的笑容渐渐收敛,神色变得无比郑重,目光灼灼地看着诸葛亮,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如今刘备已逝,荆汉已亡,天下已定。先生身怀绝世之才,若就此归隐山林,实在是天下苍生的损失。朕恳请先生随朕返回洛阳,辅佐朕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他心中始终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如今旧主刚逝,便转头辅佐仇敌,于情于理,都有些难以接受。他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歉意:“陛下麾下人才济济,贤能辈出,草民不过一山野村夫,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只能与山间草木为伴,了此残生。还请陛下恕罪。”

罗彦早已料到他会有此反应,并未气馁,继续劝道:“先生太过谦虚了。朕知道先生心中放不下刘备的知遇之恩,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刘备一生的心愿,不就是让天下百姓摆脱战乱之苦吗?如今朕已一统天下,正需要先生这样的贤才,帮朕实现这个愿望。先生若能出山,不仅是成全了朕,更是完成了刘备未竟的心愿,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