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文娱声望系统 > 第1022章 八公的故事

第1022章 八公的故事(1 / 2)

而且从影片最后出现的一张 Joker扑克牌来看,这就是蝙蝠侠系列第二部的大反派了吧?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其实在拍摄第一部的时候,第二部就已经有剧本了啊。

果然是苏雨一贯的做法,不管是对自己的本子,还是对旗下的导演执导水平,都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不过,从这首映场来看,这部《蝙蝠侠:侠影之谜》是拥有大爆的潜质的。

虽然他们这群媒体、记者、电影人们不知道,这样暗黑风格的超级英雄,能不能俘获蓝星观众的心。

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差的吧?总会有人喜欢这样的风格的。

也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苏雨为什么在票房的预测上如此的保守了。

10亿美元,现在在苏雨这里都是保守了,如果让苏雨知道他们的想法的话,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大比兜。

要知道这部电影在地球上上映的时候,可是亏本了的。

毕竟这第一部的制作成本就1.5亿美元,总票房才3亿美元出头儿。

当然,这部电影之所以在地球上会扑,也是因为可以去对比的版本太多了。

可是在蓝星嘛,他们的蝙蝠侠是第一版!

再加上苏雨对剧本的一些修改与完善以及张果师细心执导拍摄,辅以天星特效的全力特效支持,收割一波口碑与票房,完全合情合理。

至少很多人在走出影厅的时候,看到影院中的蝙蝠侠周边物品,全都或多或少的购买了一些。

当然卖的最好的,就是蝙蝠侠的面具了,因为在他们看来真的很酷。

其实很多土豪最想买的是蝙蝠侠的1:1战车!但是这玩意咋卖啊?

搞一个18:1的模型回家收藏得了...

然而此时各国的网络上,对于《蝙蝠侠》的评论虽然很多,但是更多的却是对另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讨论与吐槽。

首映厅之中,看完蝙蝠侠的媒体、影评人们在看到网上的言论之后一个个也都懵了。

就在他们看蝙蝠侠的时候,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为什么热度要高于这部独特新颖的暗黑英雄大片呢?

他们怀着不解,走入了《忠犬八公》的播放厅,决定一窥究竟。

然而,所有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eo了。

电影开始,一阵轻快悠扬的旋律漫过耳畔,漆黑的画面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终于晕染开第一抹朦胧的色彩。

率先撞入眼帘的是块斑驳脱漆的黑板,讲台中央站着个怯生生的小朋友,奶声奶气的童音里裹着对“英雄”的憧憬。

直到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迈上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刻下“八公的故事”四个粉笔字,才挺起小胸脯郑重开讲:“八公是我外公维森教授养的一条狗……”

话音未落,教室里便炸开毫不掩饰的哄笑。

在孩子们眼里,一条狗怎配得上“英雄“二字?

男孩却抿紧嘴唇不为所动,继续讲着:“大家都说八公是条神秘的狗,没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或许是从拥挤的收容所溜出来的,或许是从疾驰的货车上掉下来的……总之,它是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随着童声渐远,银幕画面如流水般悄然变换,最终定格在雨后湿漉漉的车站。

积水倒映着昏黄的路灯,小八正缩在站台角落,在人潮涌动中警惕地躲闪着行色匆匆的路人。

直到一双穿着棕色皮鞋的脚停在面前,鞋主人正低头讲着电话,低沉的嗓音像被雨水洗过般温润。

命运的齿轮就在此刻悄然转动。

男人挂断电话低头时,恰好对上小八湿漉漉的眼睛——元龙那张化着精致老年妆的脸,也在这时正式铺满银幕。

“小家伙,迷路了吗?”

维森教授的声音里藏着难掩的惊喜,仿佛在看见小八的瞬间,心就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缓缓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瑟瑟发抖的小八拢进怀里。

令人意外的是,这只对陌生人充满戒备的流浪狗,竟温顺地蜷在他臂弯里,连呼吸都渐渐平稳。

一人一狗的第一次对视,像冬夜壁炉里跳动的火苗,暖得让人心头发颤。

维森原以为这是只走失的宠物,抱着小八在车站转了好几圈,却没见任何人在寻找。

影厅里的影评人忍不住暗自思忖:接下来该是温馨的养狗日常了吧?

虽治愈却未免单调——可这是苏雨编剧的剧本啊,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初看平淡的溪流里,藏着能淹没人心的深海。

果然,剧情拐出意想不到的弯。

维森抱着小八找到车站保卫室,对方却摆着手说:“主人找来我会通知您,要是没人来,明天就送收容所。”

这话让教授眉头瞬间拧成疙瘩,最终还是舍不得放手,抱着小八回了家。

上楼时的模样透着几分滑稽:他先把小八藏在楼下灌木丛旁,自己轻手轻脚摸上楼,对着妻子的笑脸温柔亲吻。

观众正纳闷这举动的缘由,楼下就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小八迈着小短腿蹦蹦跶跶上了楼,一下子撞进卧室门口。

床上的夫妻二人同时一惊,妻子更是猛地坐起身,脸上写满抗拒。

直到下楼后维森解释来龙去脉,观众才从两人对话里听出端倪:妻子打心底里不想要宠物。

好在教授软磨硬泡,说“也许明天主人就来了”,她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却坚持让小八睡在院子的木屋里。

安置小八时,维森从储藏室翻出的食盆和毯子上,赫然印着“路克“的名字——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悄悄透露着这个家庭曾有过的宠物记忆。

当教授转身离开,小八那双漆黑的眼睛透过木屋门缝,可怜巴巴地追着他的背影,影厅里响起一片倒抽气的轻响,仿佛所有人都想伸手穿过银幕抱抱它。

第二天教授的女儿来访,抱着小八拍照时笑着说:“路克要是还在,肯定会喜欢它的。”

这话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家里曾养过一条叫路克的狗,它的离去让女主人再不敢触碰这份情感。

即便女儿也帮忙劝说,妻子还是铁了心要送走小八。

维森抱着小八四处求助却屡屡碰壁,只好带着它去上课。

课堂上小八歪头听着拉丁文朗诵的模样,把观众的心都萌化了——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为什么不能留下呢?

不少人看向银幕里皱眉的女主人时,眼神已带了些微不满。

变故发生在傍晚。

就在维森再次劝说妻子时,小八不小心撞翻了书架,散落的颜料毁掉了她耗时数月的画作。

教授却只是叹了口气,又把小八抱回院子木屋——这一次,没人再怀疑他留下这只狗的决心。

往后的日子像浸在蜜里。

大风呼啸的夜晚,维森哄好妻子后,听见院子里传来呜咽声,立刻翻身下床把小八抱进客厅。

他们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分享同一桶爆米花,小八蜷在教授怀里的模样,暖得像幅会呼吸的油画。

半夜妻子下楼时,正看见丈夫在沙发上熟睡,小八正伸出粉嫩的舌头,一点点舔食他嘴角的爆米花残渣。

她望着小八的眼神,第一次褪去冰霜染上暖意,伸手去关电视时,小八轻轻舔了下她的指尖——这一次,她没有缩回手,唇边还漾开了浅浅的笑意。

原来不是不喜欢,只是怕再次失去。

观众们心头忽然一松,看着小八第一次被允许在客厅过夜时,眼里已蓄满温柔。

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悄悄爬上窗台,教授已经带着小八来到院子里。

他耐心地教着小八各种小技能,曾经略显生疏的一人一狗,此刻互动愈发频繁,空气中都弥漫着温柔的气息。

谁能想到,平日里严谨的教授竟像个孩童般,趴在草地上,一遍遍地示范如何捡球,那认真又带着稚气的模样,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治愈的画面轻轻拂去。

窗边,妻子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是之前想要领养小八的人打来的。

屏幕前的观众瞬间屏住了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画面,生怕妻子会说出那句不舍的话。

还好,结果如众人所愿,妻子温柔地告知对方:“小八已经有主人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意味着小八能留在这个家,更代表着妻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的存在,或许,她只是不想看到丈夫因小八离开而失落的模样吧。

画面一转,院子里的小八早已褪去了稚气,长成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大狗,身姿矫健,眼神明亮。

这天,教授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工作,小八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不停地扒着围栏,似乎不愿与教授分离。

最后,它竟在围栏下硬生生刨出一个土洞,钻了出去。

当教授坐上汽车,车子即将启动时,他无意间透过车窗一瞥,竟看到了小八奔跑的身影——它竟然一路追着车,跑到了车站!

教授急忙下车,心疼地想让小八回家,可无论试多少次,小八总能绕回来,执着地守在他身边。

教授无奈,只好让车先出发,自己则带着小八回了家。

到家后,看着围栏下那个小小的土洞,教授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洞堵了起来。

妻子看到去而复返的丈夫,一番询问后才明白缘由,眼神中多了几分对小八的无奈与宠溺。

教授再次离开时,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小八的头,叮嘱它乖乖在家等自己回来。

院子里,妻子正在修剪绿植,小八趴在一旁,呆萌地望着她,镜头此时一直给到小八的视角,仿佛能透过它的眼睛,看到这个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