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464章 咱也上人才市场找工作

第464章 咱也上人才市场找工作(1 / 2)

这是1992年7月20号了,晚上我从招商局下班回家了,到了家,我就没进屋,看天还早,就在院子里劈起柴火来。我刚拿下搂锯截几轱辘柴火,媳妇从屋里出来了,说,呀,我听着院子里有劈柴火的声音,我还当是邻居家劈柴火呢,是你呀,你下班回来了,你别劈柴火了,我给你说寒葱沟的大表姐和表姐夫来了,在屋里等着你呢,你快进屋吧?我听了,说,呦,大表姐来了,好,我进屋,他们来有啥事啊?。我说着就进屋了,媳妇说是他孩子工作的事吧?

我走进了客厅,我看到坐在沙发的大表姐和表姐夫,我说,呦,大姐和姐夫来了,这是在农村种地发财了吧?大姐和姐夫忙从沙发站起来,大姐笑笑,说,兄弟这是上班回来了 。大姐夫笑着说,发啥财?我们说着就寒暄了几句。

大姐说,三兄弟,我和记姐夫来是有事,想你在政府上班,能明白,我求你给俺问问,看看怎么办?我听了笑笑说,求啥?都是亲戚,我明白,分啥事,你说吧大姐。大姐听了很为难的样子,说,兄弟,是这么个事,你不知道我大儿子小景斌吗?我说知道,他不是在上学的吗,我记得他上小学上初中都还挺好的,他怎么样了,现在是不是上高中,该考大学了?大姐说,考大学他是不能考了,他在初中考学他没考高中,他考了一个中专。我听了,说中专也行,中专考上的都是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中考第一名,才能录取呢。我教学的时候,考中专有富锦师范,双鸭山师范,佳木斯卫校,饶河中医学校。每年咱这各乡镇中心校只能给一个招生名额。这景斌考上了学的什么呀?大姐夫说,这景斌考第一是考第一,他这师范和中医学校都没报,他要考这些学校还好了呢,那就好找单位了。景斌考考试那年,中专给是农校,他学的是农电,学校在哈尔滨。我听了,说,农电都学啥我不太懂。我知道农电农机中专学校都在哈尔滨,你家景斌是学农电的,那他毕业去向呢?大姐说,你不太懂,三兄弟,我们更不懂了,去向,这不,在这犯难的吗?

我听了,说,犯难,犯什么难啊?学了 农电,就有一技之长了。景斌现在中专毕业了吗?

我媳妇在一旁说,犯难,景斌毕业了,从哈尔滨学校回来很长时间了,他上县人事局问过了,县人事局说,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大中专生毕业的不包分配了。我听媳妇说了,我说,呀,是这样了?大姐说,就是啊,三兄弟,人事局局长说不给分配,叫上市场找去,我和你大姐夫,都不知道上市场咋找,我和你大姐夫今个来时,到咱那市场了,都是摆摊的,卖菜的。人家能管景斌的工作吗?

我听了笑了,说,大姐,你理解错了,人家人事局说的市场不是咱这菜市场,是人才市场。大姐一脸茫然,“人才市场?那是啥地方,咱这有不?”我解释道:“咱县应应该有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单位,但人才市场没有。大姐夫说没有咋办呢?这人才市场到底是个啥玩意呢?我听了想一想,这人才市场怎么能给大姐大姐夫解释明白呢?我突然想到同江到抚远中间几个乡镇赶大集,寒葱沟镇和前哨赶大集,我说,大姐夫,你看到你们寒葱沟和前哨赶大集吗?大姐说,那看到过,咱那寒葱沟和前哨,在夏天,半个月就一次,到赶大集那天,想卖东西的和想买啥的都去,那是人山人海的。

我听了笑了,我说,大姐你说对了。赶大集那是商品市场,搞货物流通的地方,那市场是政府定的。人们知道了,到时候都去。这人才市场也是和那市场一样,它也是政府主办的,就是给用人单位和找工作的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像景斌学的是农电,你们不是去政府人事局问了吗?叫景斌去人才市场,那咱就得等机会了,看哪有人才市场了,等着,那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了,咱就去,那很可能就有电力公司之类的单位来招人了。”

大姐夫皱着眉头说:“那就算有人才市场,咱也不知道咋操作啊。”我想了想,说:“这样吧,过几天我去市里开会,顺便去人才市场看看情况,了解下招聘流程和要求。然后你们让景斌准备好简历,把他学的专业知识、在校表现啥的都写清楚。等我了解好了,让景斌去试试。”大姐和大姐夫听了,眼里燃起了希望,大姐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三兄弟,太谢谢你了,真是麻烦你了。”我笑着说:“都是亲戚,说啥麻烦,能帮上忙就好。”

过了四五天, 我到县里开会,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我赶紧去问常务张县长,我说,咱这人才市场谁管。张县长说,还是人事局管,人事局里设有人才交流中心。我又匆匆来到人事局。我找到吕局长,我问他,我说今年毕业的大中专生不给分配了,说是自己到人才市场找工作去,刚才我去找常务县长了,常务县长说,人才市场还是人事局负责,我现在想问一下咱县人才招聘的动态。看哪还用人?吕局长听了说,啊,咱人事局老史管。

我听了,说,老史,老史是谁?我不认识他啊。吕局长说,老史叫史淑霞,是我们局人才交流中心的主任,你去她办公室找他,她就在二楼最东边那个房间。我谢过吕局长,就上了二楼。我找到史主任的办公室,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请进。”我推开门,看到一个中年女士坐在办公桌后面,我笑着说:“史主任你好,我是招商局的,我姓马。我想了解下咱县人才招聘的情况,我有个亲戚家孩子中专毕业,学农电的,想找个工作。”史主任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说:“马同志你好,咱县这人才招聘中心刚成立。你亲戚是学农电的,我最近对电力公司了解了一下,现在还是用几台老柴油机发电,好像没有招聘计划。电业局说了,县里明年要拉国电。明年可能得用人。我听了,泄气了,我说完了,难怪我的亲戚犯愁了。

史主任看我说犯愁,说,你也不用犯愁。咱县不招聘,你可以叫你的亲戚走出去。哪有招聘的咱上哪去。我听想想说,事是这么回事,可是我家亲戚住在农村,村里也没个电话什么的,要想知道外面的信息,哪里用人,叫孩子出去找工作那是太难了。

史主任笑了笑,说:“现在信息传播也不局限于电话嘛。你可以让你亲戚去县城买份报纸看看,现在报纸上很多招聘信息。或者你也可以多留意一下市里的情况,有合适的就通知他们。”我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倒是个办法。

我和史主任说着就往外走,突然史主任又说:“还有这一点,国家每年都叫各省组织召开两次人才招聘交流会,一次是在春季二三月份,一次在秋季十月份左右,省里召开之前,他们给咱县人才交流中心发信息。这个我可以帮你的忙。省里来了消息,我可以打电话告诉你。我一听这一点挺好,我赶紧谢谢史主任。

我离开县政府,回到了家。我把了解到的信息给媳妇说了,媳妇听了说,看起来大姐家景斌想马上找到工作是不可能了。我说不可能。媳妇说那就那样吧,明后天,咱先把你到县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的消息给大姐捎去个信说了,让他们心中有个数,这事急了不行。现在小景斌,可以先做别的工作。我说着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