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符春雷适时接过话头,从更专业的角度补充道:
“李书记,据我们了解,京都投资本身确实没有参与大型钢铁产业重组的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控股股东‘华夏投资’,旗下却持有大量‘京都钢铁’的股权。他们此时对唐海的钢铁重组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图通过控股地方企业,进而影响甚至整合我们唐海乃至全省钢铁产业的战略考量?这究竟是来合作,还是想来一场‘蛇吞象’?”
眼看董远方和符春雷配合默契,将质疑层层深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高振兴坐不住了。
他没等市委书记李伟组织语言反驳,便抢先开口,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李伟一边:
“董市长,春雷同志,我觉得我们看问题不能太保守。不管对方是不是‘蛇吞象’,在当前背景下,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恰恰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健全公司治理,这本身就是防止国有资产在重组过程中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嘛!”
高振兴的突然倒戈,让董远方瞬间明了,前书记程康明时代的重要人物,这位纪委书记,恐怕已经迅速改换门庭,投向了新书记李伟。
常委会上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微妙而关键的变化。
“振兴书记,”
董远方目光锐利地看向高振兴,语气带着愤怒的反问:
“防止国资流失,靠的是严格的审计、透明的程序和有效的监管。我想请问,如果重组后的鑫海钢铁由国资绝对控股,在严密的监管下,流失的可能性大?还是像当年那五个国营厂改制并入鑫海时,在混乱中导致国资神秘蒸发的情况,流失的可能性更大?”
这个反问直指高振兴主管领域的失职嫌疑,让他一时语塞,脸色涨红,讷讷无法回应。
董远方趁势收回目光,面向全体常委,展现出开放和建设性的姿态:
“我们市政府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支持并欢迎包括京都投资在内的所有有诚意、有实力的企业,来唐海投资兴业。同样,我们也真诚欢迎华信集团、沪山钢铁这样的行业巨头,参与到唐海的钢铁产业重组和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共同发展。”
至此,李伟在常委会上发起的首次攻势,显然没能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被董远方借力打力,不仅化解了“官僚主义”的指责,还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府的主导权和引资原则。
李伟的脸色明显阴沉下来,他敲了敲桌子,强行将话题拉回:
“好了,争论这些没有意义。董市长,你们市政府这边不能总是含含糊糊、设置障碍,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明确的想法!重组工作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董远方心知这是李伟在找台阶下,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符春雷,示意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