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立刻明白了这含蓄警告背后的真正含义:
钱追回来了,一批蛀虫被清理了,这就是胜利。
如果再深挖下去,牵扯到上面的人,引发的动荡可能远超案件本身,届时唐海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可能毁于一旦。
一股不甘瞬间涌上董远方心头,他当然不信,仅凭万洲几人就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利益输送!
十年前他们甚至还未进入市委核心,那些重大的并购案,怎么可能不在常委会上讨论?
那沉默的大多数,那无形的巨手……
但他看着田耕耘不容置疑的眼神,将所有话都咽了回去。
他想起自己经济学博士论文里曾探讨过的“改革成本与妥协”,想起郑鸿斌教授告诫的“政治家需懂得在理想与现实间把握火候”。
此刻,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沉重。
“唐海帮”在唐海和燕云上,已经土崩瓦解。
其靠山方家及代言人楚天河,势力被彻底清除出燕云省。
在燕云省里的代言人,邓怀钦“提前退休”。
在唐海的外围掌门人,燕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康明被明升暗降,调任省里,退居二线。
而在唐海市的核心嫡系万洲、汪岩、张红伟均被依法严惩。
实现主要政治目标,追回巨额赃款用于化解唐海的债务危机,且经济社会大局未受剧烈冲击,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若再执着于“彻底清算”,确实已属“画蛇添足”。
董远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属于学者的执拗与理想主义,缓缓压入心底深处。
他告诉自己:“人民利益最大化。”
让唐海卸下重负,轻装前进,让数百万市民享有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他必须接受这份带着缺憾的圆满,这是一个改革者必须承担的重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