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香后面也是跟着去接了新分到他们大队的知青的。
这一次三男两女,表面看着,也看不出什么!
但是几个男士暂时看着比较来事,比起大队现在的罗知青人情世故方面更会处理。
也还好张满仓是叫苏香过来帮忙的,不然那么多行李,一趟还真的难以运回大队。
别看才五个知青,他们带的东西,大包小包的,一个牛车都装不完。
好在这次,除了苏香还有三个体力不错的年轻人一起。
不然单靠苏香,也没法子一趟走完。
最后几个知青,自己拿了些轻的东西,重一些的苏香他们分一分后,快速挑着他们的行李带人回大队。
几个知青一路上,也跟着苏香他们打听了大队的情况。
苏香他们也没有隐瞒,能说的那是都说了的。
几个知青三个男的中最高的国字脸叫李文,最矮的戴眼镜的叫魏家国,个子居中长的像小奶狗的叫卫华强。
至于女知青,鹅蛋脸穿着碎花裙和皮鞋的叫曾慧玲,圆圆脸背带工装裤的叫刘素梅。
曾慧玲给苏香的感觉就是家庭条件不错,因为她的行李是最多的。
不过,苏香对这些不感兴趣,她也没打算结交知青。
跟着来接知青的,都是一门心思早点将知青送回知青点。
他们之后还能去地里继续上工赚工分。
所以一路上,多数时候,是知青们问苏香他们情况的。
问的最多的就是还有多远!
得到的回报,基本上都说还在前面。
也是弄得那些知青,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个还没到大队,就觉得未来的日子绝对的苦逼。
因为去县里的路,足够他们走断腿。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会被分到这么偏远的大队。
一个个也是越走越丧的,为了知青,苏香他们都特意放慢了步伐,也休息了好几次。
不然,以他们的脚步,早就该到了。
反正他们也是挺嫌弃这些知青,干活儿不够的,吃苦耐劳方面也不太行。
苏香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的,这些基本上注定了的。
这些知青,在这个档口下乡,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好的方面是,在乡下,只要努力一些,还是有吃的的。
但是前提条件,得自己认识才行!
不好的就是,知青基本上干活都没办法跟村里土生土长的同龄人比较。
真的差的有些远,这个差距也是让人不知道咋说的。
要是不能习惯,后面真要是持续的旱灾爆发,那是真的要死人的。
所以,苏香也不知道,这些知青下乡,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不过不管如何,这个也不是她该管的。
休息好了,苏香他们继续赶路。
几个知青却觉得休息不够,但是苏香他们知道越休息越累。
为了早点回到大队,也是鼓励他们坚持,同时还给他们普及,在林子里过夜的可怕。
为了不在林子里过夜,几个知青也是表现的挺有韧劲的。
等到看到村里的建筑,一个个也是谢天谢地的。
他们实在太累了,虽说从市里到公社这段路,他们不是坐大巴就是坐牛车。
但是跟在火车上没有多大区别,一样拥挤,一样的辛苦。
好不容易到了公社,以为步行会因为大队距离比较近。
结果他们走起路来,才发现,那都是他们自以为是。
这样的距离,他们就算有心出来购物什么的,也是不太行的。
这样的距离,他们真的做不到一天内往返。
在林子里过夜,对他们来说很可怕。
所以,想到后面要添置东西,就觉得这日子好苦。
知青们的想法,也瞒不过苏香她们,不过他们没有管。
只是告诉他们,如果想买的东西不多,只要将钱票准备好,有人外出就可以拜托帮忙带东西,倒是不需要自己外出。
听到这个,几人的脸色才好看一些。
任谁也不想步行外出,实在太累人了。
苏香他们也是跟着介绍了一下村里的大队长家的位置,还有知青点的位置。
反正有事儿 ,他们最先找的该是作为大队长的九叔公。
虽然,基本上执行的都是张满仓,但是这都是九叔公做安排的。
苏香他们对于回到村子,也是松了口气的。
没办法,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晚才回来。
苏香他们几个将行李挑着放在知青点,后面就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了。
反正知青点,男女各两个房间,也没有什么好争的。
怎么睡,都看他们各种的安排!
现在村里正好,男女知青正好对半!
这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苏香也觉得暂时知青点还是很宽裕的,要是再多一些。
那就说不好了,到时候知青点才是真的会很热闹。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还有些多余,更加没有必要。
苏香他们也都是明白人,将人送到知青点,差不多就撤退了。
至于他们住的如何安排,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毕竟知青点就是为了安置知青才建的,也是为了能住下更多知青建的。
除非往他们村子塞四十几个知青,否则还是能住的开的。
苏香他们完成任务,也是非常开心的撤退了。
包括张满仓都没有在知青点逗留,至于住处的安排,都是让他们自己来的。
晚上的时候,三虎他们回来,还问起了这次来的知青。
“娘这批知青怎么个情况?”
三虎只想知道,是不是跟最开始的知青一样是搅事精。
“估计大差不差吧!不过这次来的男知青更多一个,现在知青点的知青男女数量打平了。”
至于后面会闹出什么事儿,苏香自己也预测不到。
她也没有那么无聊,去预测这些。
反正在一个村子里,到时候真有什么,也是有足够多的热闹可以看的。
“啊!怎么就没有能吃苦耐劳的知青啊!”
三虎听了瞬间觉得无趣了。
“这样的知青,有肯定是有的!等他们上工时候,就知道是啥情况的了。”
苏香觉得具体如何还得看上工的态度。
可以不会,但是最起码要是愿意学习的样子才成。
要是不这样,那就真的差不多。
以后村里对知青,可就没得一点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