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结束,皇帝回到养心殿时突然问起了后宫众妃的近况。
高无庸心思一动:“回皇上的话,皇贵妃娘娘处一如往常茹素念经不见外人。”
年老大人去世时,皇贵妃娘娘求了皇上恩典在翊坤宫中为父守孝,除皇后丧仪,皇贵妃这两年来都未曾出翊坤宫一步。
就连丰生格公主入学等事宜都交托给了瑾嫔曹氏。
“昭妃娘娘、敬妃娘娘和瑾嫔娘娘每日送公主们去上书房后,便去钦安殿中共同料理宫务、接见各处掌事、管事。”
自皇贵妃娘娘闭宫守孝后,宫权便分到了这三位娘娘手上。
“齐妃娘娘每日上午去阿哥所寻甄侧福晋说话,午后要么回长春宫中礼佛,要么去承乾宫里寻韵嫔娘娘说话。”
这两位的交好颇有些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也是半个儿女亲家呢!
虽然宫中嫔妃多数不愿意与韵嫔往来,但齐妃一向无原则的疼爱平郡王,故而爱屋及乌,对平郡王喜爱的妾室也多有关照。
提起齐妃母子和那甄侧福晋,高无庸一时倒是不知道该说平郡王这个皇长子是蠢钝还是聪明了。
甄侧福晋养于宫中并非秘密,虽后来阴差阳错之下入了平郡王的后院,但这满宫里谁不知道皇上对甄侧福晋那隐晦的心思?
按照常理而言,平郡王该是要想尽办法降低甄侧福晋的存在感,尽可能的让皇上想不起这号人物才合乎情理。
毕竟皇上有两次夺臣妻的前科在,再效仿唐明皇强占儿媳也不是没可能啊!
可是平郡王和齐妃母子却反其道而行之,做下许多让甄侧福晋扬名在外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就是了。
其中最令高无庸记忆深刻的便是平郡王在太后孝期内,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跪请皇帝册封甄氏为侧福晋。
虽然此举气得皇上火冒三丈、给平郡王自己招了个不仁不孝的骂名,也让甄侧福晋名声尽毁成为狐媚的代名词。
但这波反其道而行的做法,的确颇有成效。
——至少他伺候的这两年多里,皇上从未流露过那方面的意思。
“恬妃娘娘和裕妃娘娘依旧相约去阿哥所探望五阿哥与和郡王。”
说到这里,高无庸不着痕迹的抬眸扫了一眼皇帝的面色,见皇帝眉头微皱隐约露出不悦之色时,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奴才听说,和郡王每日都抽空教导阿哥公主们学骑射呢,郡王爷学业繁重还不忘关爱弟妹,日后也必然能为君父分忧。”
皇帝眉宇一松又立即狠狠皱起。
陪阿哥公主?
多年过去,他膝下虽多了两个小公主,但如今还不到入学的时候。
而已经入学的几个阿哥公主里,弘曦是个习武的好胚子又格外勤奋刻苦,骑射功夫早已娴熟无比。
虽因年幼臂力不够,做不到百步穿杨,但比起弘昼这个几乎同时进学的哥哥也不逞多让。
丰生格和灵犀虽是公主,却很是热衷于武学骑射,成日里跟个假小子一般,恨不得时时刻刻赖在练武场。
皇贵妃和昭妃都是疼爱孩子的额娘,见孩子由衷喜欢非但不阻拦,还特意传信家族,耗费物力财力为她们聘请名师,遍寻好马、好弓。
淑和、胧月和温仪虽性子不如两个妹妹活泼好动,但五姐妹同进同出时常一起玩乐,也没少跟着练习。
有名师教导,有自小一起长大的姐妹相伴,又何须弘昼这个半路回宫的兄长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