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上山找菌子(1 / 2)

沈伊沐的雨靴是新的,橡胶的味道还带着一股子工业生产的生硬,混合着山间清晨的凉气,钻进她的鼻腔。这双雨靴花了她三十八块,是她这个月兼职攒下的钱。她老妈陆生知道后,在电话里足足数落了她十分钟,说她“瞎花钱”、“山里路好走得很,穿你那双运动鞋不就行了”。

伊沐没反驳,只是把电话拿远了些,听着那头熟悉的、带着点不耐烦的唠叨声。陆生总是这样,像一台精准的计算器,把生活中的每一笔开销都算得清清楚楚,然后给出一个“值”或“不值”的判决。在陆生的世界里,三十八块的雨靴,显然是“不值”的。

但伊沐知道,值。

她穿上雨靴,踩在院子里湿漉漉的泥地上,发出“噗叽、噗叽”的闷响。这声音让她心安。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山里的路肯定滑得像抹了油。她那双白色的运动鞋,要是穿上去,估计还没走到菌子多的地方,就变成了泥靴子,而且鞋底没花纹,摔一跤是迟早的事。

她背上竹筐,筐里放着一把小铲子和一个水壶。天刚蒙蒙亮,山里的雾气像牛奶一样浓稠,将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树木都包裹得影影绰绰。伊沐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满是泥土、腐叶和雨水的清新味道。这是她喜欢的味道,自由、纯粹,不像城里那样,永远带着一股尾气和消毒水的混合气息。

她家住在山脚下,这片山是她的乐园。小时候,她跟着爷爷上山,爷爷教她辨认各种菌子。哪些是能吃的,鲜美无比;哪些是碰不得的,见血封喉。爷爷常说,山是有灵性的,你敬它,它就给你回报。爷爷去世后,上山找菌子,就成了伊沐和这片山最直接的对话方式。

山路果然如她所料,泥泞不堪。新雨靴的深齿纹稳稳地抓住地面,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她看到路边有几个人,穿着普通的鞋子,走得小心翼翼,一步一滑,脸上写满了紧张。伊沐心里暗自庆幸,这三十八块,花得值。

雨停了,但树叶上还挂着水珠。伊沐钻进林子,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她放慢脚步,眼睛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地面。菌子们喜欢藏在落叶下、腐木旁,像个害羞的精灵,只肯露出一点点帽檐。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她就在一棵老松树下发现了一朵肥硕的鸡枞。那伞盖是灰褐色的,菌杆白净粗壮,像一把未撑开的小伞,静静地立在那里。伊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从旁边插进去,轻轻一撬,整朵鸡枞就被完整地挖了出来。她把它放进竹筐里,心里涌起一阵小小的喜悦。

这是一个好兆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伊沐的运气好得惊人。她找到了一窝又一窝的青头菌、牛肝菌,还有几朵珍贵的松茸。竹筐渐渐满了,沉甸甸的重量压在她的背上,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这满足感,不是金钱能衡量的。这是她用耐心、知识和一双好雨靴,从大山手里换来的馈赠。

中午时分,天空又开始飘起细密的雨丝。伊沐没有躲,她任由雨点打在脸上、头发上。她的雨靴是防水的,脚丫子干爽又暖和,这让她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这场雨。她听着雨滴落在树叶上“沙沙”的声响,看着雨雾在林间缭绕,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这山的一部分。

下山时,她的竹筐已经装得满满当当。她路过镇上的菜市场,直接找到了收山货的王叔。王叔是这里的老主顾,为人实在,从不压价。

“哟,伊沐,今天收获不小啊!”王叔看到她筐里的菌子,眼睛都亮了。他拿起一朵松茸,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好东西,这品相,城里饭店抢着要。”

一番称重和计算后,王叔数出一沓钱递给她。“小姑娘,一共一百零二块,拿好了。”

一百零二块。伊沐捏着那张还带着王叔手温的钞票,心里美滋滋的。她不仅赚回了买雨靴的钱,还多出了六十四块。她仿佛已经看到陆生听到这个消息时,那副惊讶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表情。

她揣着钱,脚步轻快地往家走。雨还在下,但她的心情却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温暖而明亮。

回到家,陆生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看到她浑身湿漉漉地进来,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疯了吗?下雨还往外跑,赶紧去换身干衣服,别感冒了!”

伊沐笑着没说话,先把沉甸甸的竹筐放到厨房,然后才从口袋里掏出那叠钱,走到陆生面前,像献宝一样递过去。

“妈,你看。”

陆生疑惑地接过钱,数了数。“一百零二?哪来的?”

“山上捡的菌子,卖给王叔了。”伊沐晃了晃自己脚上的雨靴,上面沾满了泥点,却显得格外神气,“多亏了我这双新雨靴,不然今天在山上就得摔成泥猴,哪还捡得到这么多好菌子。”

陆生的目光从钱上移到那双雨靴上,又移回到伊沐的脸上。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哦”了一声,把钱收进了自己的钱包里。伊沐知道,老妈这是默认了,她心里肯定在算账:三十八块的雨靴,换来了一百零二的收入,这笔买卖,很“值”。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