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凌河原(2 / 2)

“族长,要是能够在明年把凌河原给建造出来,道路畅通了,那这些草场上的野马、野牛、山羊什么的,就可以说是部落的牲口了,每年至少能为部落驯化上千头的野牛。”

熊壮对往北方探索很有激情,他曾见过成千上万头的野牛群集中迁徙,到达凌河原这里过冬,经过无数个小山谷的分流,最终到达牛马谷的牲口数量,只有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但即便如此,牛马谷也为部落提供了不少的马匹和牛。

要是真的可以控制住凌河原,那真的如同熊壮所说,部落就将有用不完的牲口。

“很好,你们做的很是不错,部落现在对畜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南方三条通道全部被探索出来,运输的压力可想而知,幸好你们发现了这处草场。”

天然草场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事实上,熊部落如今使用的大量畜力,绝大部分都是依靠芦苇原、牛马谷这些天然牧场饲养起来的,要是依靠类似熊山北坡的养殖方式,那部落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种植苜蓿草,才能实现圈养的目的。

但圈养的成本太过高昂,所以当初部落还弱小时,喂养的牲口数量不算太多,可以负担的起;但现在,部落有两千多头耕牛,八百多匹的马,还有更多的山羊、黄羊、羚羊、鹿、驴子等各种牲口,全都需要吃草,这些东西,就算是芦苇原再大上一倍,也养活不起这么多。

故而从去年开始,熊洪给熊壮和熊材的任务中,就是尽可能多的去探索发现,找到可以分散养殖熊部落牲口的天然草场。

“不过你们说的,要想建造道路并且沿途设置营地,这个还需要再探索一番,确定能不能建造之后,再予以决定。”

熊洪没有被这两个人说的话冲昏了大脑,他知道北方肯定有大片的草地,也知道一旦占据了这里,部落就不用担心牲口的养殖。但他清楚,以部落现在的实力,还是没办法同时在北、南、东三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况且,修建这些道路和营地,肯定会消耗掉现在部落大量的物资,让部落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降低很多,不符合熊部落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说到底,目前部落还是缺人、缺钱、缺资源。

“再说,现在部落的情况,你们都知道,部落要花费大量物资的地方很多,光是今年的南方探索,就消耗掉很多物资了,可能你们还不清楚有多少。”

熊洪为难地挠挠头,看向熊巫,“大巫师,正好快到部落集议了,你跟在座的诸位队长、村长们说说,今年开春以来,我们部落的粮仓、各类仓库,支出了多少物资。”

众人连忙竖起了耳朵,一般而言,这些消耗掉的物资,是不会跟各个队长村长们说的,一方面是熊巫等人觉得没有必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数字太大,如果让他们知晓,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他们的压力,甚至会出现畏首畏尾的现象。

如果真的这样,那反而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过现在熊洪也是没有办法,他隐隐感觉到,部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族人的生存需求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转变成到底是重点发展北方还是南方的矛盾。

北方就是以养殖为主,南方则是种植,虽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但这种争论的核心,就是种植还是养殖。

让熊洪头疼的也正是如此,不管哪一个他都要进行发展,这能解决现有的矛盾,但缺点就是,部落的物资供应,近些年是无法满足的,甚至再过几年甚至十几年,也都不一定能够满足。

探索所需要的物资,不是像小说里一样,随便几句话就能变出来的,是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地与自然环境作斗争,才有可能积攒下来不错的家底;

并且部落的人口也不是游戏数据,说增长就增长,这是需要长时间的生育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以部落目前不到万人的规模,要想达到十万人的大部落,那没有个五六十年的时间生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也就很好解释了,熊洪为什么要一直鼓励生育、尽量减少战斗的原因,因为人口,是部落生存、文明延续的最根本。

“去年秋天,整个本部收获粮食300万斤,有食盐斤,麻布匹,陶器多件,另宰杀牲口羊1500余头,豕2300头,鹿1000头,鸡鸭鹅共多只,捕捞上来的鱼有个八万斤……”

熊巫从宗庙的书架上,取下一册用鹿皮做封面的书册,将上面记录的数据,一一念了出来。

大巫师每念出一句,队长们便惊讶一次,到后面,已经没有力气再惊讶了,没想到去年一年,部落的收获就如此丰厚,这放在以前,谁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