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最专业的技术支援!
这不是我们一个保护区能独立应对的威胁了!”
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等待回复的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漫长。
监控画面中,雄虎和母虎的焦躁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才逐渐平息,但它们依旧警惕地不时抬头望天,两只半大的虎崽紧紧依偎在父母身边。
天亮后,上级部门的反馈抵达,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联合专家组,将尽快赶赴保护区。
同时,授权陆泽在专家抵达前,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华南虎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严防对方势力进一步渗透。
压力如山,但方向已然明确。
陆泽重新部署力量。
综合巡护队分成三组:一组由张海带领,携带信号探测和屏蔽设备,在核心区外围建立动态防线,密切监控任何异常电磁活动;
二组由李国涛负责,继续追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和“远山生态”的线索,并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深挖其背后网络;
三组则加强全区巡护,尤其关注是否有新的可疑装置或人员活动。
与此同时,技术部门在王工程师的带领下,开始尝试逆向分析那种特殊电磁信号,希望能找到干扰或屏蔽的方法。
那台老旧的雷达也被进行了紧急调试,试图扩大其探测范围和提高灵敏度。
下午,一个意外的发现,带来了新的转机。
负责分析从坠毁飞行器黑匣子中恢复数据的工程师,成功破译了那段加密信号代码中的一部分!
代码指向了一个位于境外某地的服务器IP地址,并且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指令集,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指令参数,经过模拟还原,其波动模式与华南虎特定频率的脑电波有高度相关性!
“实锤了!他们就是在尝试进行生物神经信号干预!”老教授看着分析结果,激动又愤怒,“这帮疯子!”
获取了服务器IP,就意味着有了反向追踪的可能!
陆泽立刻将这一关键信息汇报给联合专家组和网安部门。
傍晚,联合专家组的先遣队——由电磁频谱、生物信息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组成——抵达保护区。
没有寒暄,会议直接开始。
陆泽将截至目前的所有发现、分析和证据向专家组做了全面汇报。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专家组组长,一位神情冷峻的军方技术专家沉声道,“对方使用的技术非常前沿,涉及生物电磁交互和非对称信息战领域。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试图建立对特定野生动物的远程影响乃至控制能力。这不仅是对保护区的威胁,更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侵犯。”
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方案:
1.立即在保护区核心区及生态廊道关键节点,布设移动式信号干扰与屏蔽系统,扰乱对方的信号传输。
2.利用已获取的服务器IP,由网安专家主导,进行精细化的反向追踪和渗透,试图定位幕后黑手并获取更多情报。
3.加强对华南虎家族的生理监测,采集更详细的生物电数据,评估它们已受到的影响程度。
4.对外继续保持与“基金会”的接触,引蛇出洞,争取在对方下一次行动时人赃并获。
行动连夜展开。专业的信号干扰设备被秘密运抵,在夜色掩护下,由专家小组和巡护队员配合,布设在了核心区周边的几个制高点。当设备启动时,一种低频的、人耳几乎无法察觉的“嗡嗡”声弥漫在空气中。
网安小组则在基地建立起临时的作战中心,开始对那个境外IP发起挑战。
第二天,效果初显。
监控中心报告,核心区的华南虎行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母虎甚至带着两只虎崽在溪边嬉戏玩耍,雄虎则在一旁慵懒地打着盹。
布设在周边的信号监测设备显示,那种异常的、带有诱导特征的电磁脉冲出现的频率显着降低,即使偶尔出现,强度也大不如前,并且会被干扰设备迅速抵消。
干扰起作用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然而,好景不长。
当天下午,负责与“基金会”虚与委蛇的李国涛接到对方赵负责人的电话。
对方的语气不再像之前那样客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
“李副主任,我们的科研合作推进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啊。
听说保护区最近在进行一些……‘设备维护’?我们希望这不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研究计划。毕竟,这项研究对理解大型食肉动物行为、乃至对整个生态保护事业,都可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李国涛按照预定方案,敷衍着表示流程正在推进,设备维护是常规工作。但对方显然并不满意,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希望贵方能够认清合作的价值。有些力量,不是你们能够阻挡的。”
电话挂断,李国涛立刻向陆泽汇报。
“他们察觉了。”陆泽断定,“我们的干扰措施可能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们坐不住了。”
果然,傍晚时分,网安小组报告,对方服务器的防御等级突然提升,并且主动释放了几个伪装成数据包的追踪病毒,试图反向定位网安小组的位置。
“对方有高手。”网安专家眉头紧锁,“他们在试探,也在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