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农村还是乡镇、县城和大城市农副产品种类单一,甚至可以说匮乏,产量也有限,而大棚技术主要是反季节蔬菜,产量也高,所以目前不存在竞争对手。
当然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市场慢慢开放,肯定会有个人或企业进入这行,但是我们杨家庄的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而且我们是先行者,技术积累和种植经验肯定越来越成熟。
到时候我们有独特的种植技术,又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虽然会有压力,但我们有充足的应对方法。
另外我们还打算打造杨家庄自己的品牌,突出我们的地域特色,这样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这样,杨开从容应对,一一给出回复,李向阳心中对这个年轻人越发欣赏。
众人一直讨论了好几个小时还没结束,肚子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杨民说:“李乡长,大家讨论了几个小时,也饿了,咱们先吃饭,吃完饭继续讨论。”
李向阳看了看几人,发现大家都有些疲惫,眼睛里透着倦意,点头说:“好,那大家就休息一会。杨村长,今天我就在你家里吃饭了,这是粮票,你收着。”
说着,他从兜里取出一张粮票递给杨民。
杨民没有拒绝,因为自己家里日子也不好过,而且乡里的干部下乡都是带粮票的,这是规矩。
他点头接过,说:“粗茶淡饭,李乡长不嫌弃就好。”
李向阳笑呵呵地说:“啥嫌弃不嫌弃的,我也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
其他村干部见状,说了声:“李乡长,杨村长,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便离开了。
这个年代,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李乡长吃饭都给粮票,他们怎么能厚着脸皮留下来蹭饭。
杨民的妻子很快就准备好了饭菜。
桌上简单地摆着几碗粗粮饭,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和一些炒青菜。
吃过饭,大家再次聚在一起讨论起来。
一直到天色大黑才结束,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宛如白昼。
李向阳说:“今天辛苦大家了,晚上早点睡,明天咱们去实地考察一下。
另外你们把今天的谈话写成一份材料,到时候我给上面领导汇报。”
杨开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说:“李乡长,等会回去我就写,明早就会交给你。”
李向阳点头,说道:“辛苦了。”
杨民对李向阳说:“李乡长,天色也不早了,你回去也得个把小时,而且路上坑坑洼洼,夜路不好走,你就在我家过夜吧,反正明天还得视察种植区。”
杨民再三挽留,他觉得让李乡长这么晚走实在过意不去。
李向阳还是拒绝了,说:“杨村长,今天在你们家吃饭已经给你们添麻烦了。现在月光那么亮,我路上小心一些,一会就到家了。”
等李向阳离开,其他人才也离开了。
杨开回到家里,点上煤油灯。
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着,墙上的影子也跟着晃动。
他拿出笔,铺上一张有些粗糙的纸,回忆着每一个问题和自己的回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李向阳,骑着自行车在月光下前行。
月光虽然明亮,但路面确实坑洼不平。
他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的轮子不时地颠簸一下。
脑海里回想着今天的讨论,他觉得杨开这个年轻人很有干劲和头脑。
他希望自己能真正帮助杨家庄把村办企业办起来,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更是为了这些朴实的村民们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