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说:“在江岛那边做点小生意,年前在深区那边投资了个小项目,以后主要还是在深区那边了。”
杨开并没有具体说自己是做什么的,只是应付着回答。
老姨夫接着问:“听说你开车回来的?你自己买的?”
杨开说:“嗯,开车回来的,车是公司配的,来回方便一些,也没多少钱。”
老姨夫又问:“这次回来呆多久?”
杨开说:“一个月左右。”
老姨夫再问:“现在国家开始搞经济建设了,你们公司有没有兴趣来咱们这里发展?”
杨开听后愣了一下,现在可是1983年,政策还没有明确,沿海地区才开始探索商业,内地还是老思想维持原状,不会主动争取。
除非上面有红头文件,明确要求,他们才会做做样子。
更何况白河县这个西北贫困县城,资源困乏。
杨开记得,前世直到2023年,白河县没有火车站,没有像样的汽车站。
可就是这么一个思维落后的地方,今天竟然会想着发展经济,看来是有人想要探探自己的口风了。
杨开整理了一下思绪,说:“老姨夫,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老姨夫问:“真话怎么讲?假话怎么说。”
杨开说:“假话就是县里有你们这些领导,有那么多国营企业,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智慧和英明领导下,白河县肯定会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老姨夫听到这话,面不改色地说:“真话呢?”
杨开说:“我不认为一个能把给村集体销售产品的人当成投机倒把给抓进去的地方会有发展经济的想法,更何况这人还是被冤枉的,但依旧被抓了。
老姨夫,您觉得一个思维固化,不知变通的地方,会有英明的决策者?”
杨开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房间也安静下来,众人都看着老姨夫,不敢说话。
老姨夫抽了一口烟,看了眼杨开,说:“你继续。”
杨开点头,说:“白河县这地方,资源少,有煤矿,但储量有限,而且质量还不咋样。
有个炼硅厂,听说还是赔本经营。
其他国营单位不用我说,老姨夫自己就清楚,营收持平的就算好了,盈利的少之又少。
请问,在垄断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为什么还是在亏损?
究竟是企业在亏本销售,还是管理层不行?
我想做企业的,没有不想盈利的。
除非企业不是自己的,盈利也好,亏损也好,反正有人买单,那管理者操心干什么,混一天是一天。
这还算好的呢,如果有人中饱私囊呢?
而且我相信,这类人不在少数。”
杨开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是管理者不行,那为什么没人管?
或者说管了,他们将现在的管理者换了个地方,换个更大的厂或者单位,升职了。
您觉得这个处理是不是常规操作?
假如我来县里投资,我建了工厂,生产同样的产品,我的单价低,服务好,利润也挺不错的。
然后国营单位竞争不过,员工没活干,管理者找施压,他们考虑再三,找个合适的理由,因为上面没有明确规定私人可以办厂,我的厂被没收了。
接受者还是竞争者,他们还是原来老一套,新厂又恢复原样,甚至停工停产。
请问,老姨夫,我的损失谁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