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遇臣嘴里,就只有一句:到了就知道了。
镜头记录着母子俩的对话。
观众也从中捕捉到了不少藏在亲昵表象下的细节。
比如母子俩看似亲昵,实则这二十年来聚少离多,总是充满了遗憾。
聊到动情处,舒毓卿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怅然,满是自责:“妈妈有时候在想,是不是也该学学做饭才好。我都从来没给你们做过一次饭。”
贺遇臣微微一怔,些微的意想不到。
印象里洒脱明艳的妈妈,会纠结给孩子做饭这种小事。
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认真又温和:“不用妈妈去学。我们家,爸、我和君君都会做。我们家女孩儿本来就不用去学。如果你们学做饭是为了兴趣,我们很支持,如果只是为了给我们做一顿饭,那没必要。”
母子两人相邻而坐,舒毓卿往贺遇臣方向靠过去,肢体上下意识的依赖。
贺遇臣侧过头,目光落在母亲发顶,声音又柔了几分:“妈妈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亮,已经是最好的妈妈。”
舒毓卿鼻头一酸,忍不住撅了撅嘴。
她抬手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妈妈的宝贝现在怎么这么会说话了?”
“因为是心里话。”
这一年来,贺遇臣的变化肉眼可见。
即便是那件事之前的贺遇臣,也从没有向母亲说过这样的软话。
他的爱,甚至比他的父亲更沉默、隐晦。
隐晦到稍不留意,便会让人觉得他是个没感情的人。
说到底,他只是不懂如何表达。
可能是他太笨,也或许是时间还不够。
在进军队前,他还没能从很会爱人和学会了爱人的父母身上,学会怎样去表达爱。
贺晋与舒毓卿,他们是彼此的爱人,是彼此最重要的人。
本就因为两人的职业聚少离多,难得相守的时间,格外珍惜。
总想把所有的温情都倾注在彼此身上。
其次,才是孩子。
这并不是不爱孩子……
而孩子里,贺遇臣这个有问题的长子,受到的关注比弟弟妹妹已经多很多。
可他这个人,总习惯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做个观察者。
他看到了夫妻、母子、兄妹之间的相处模式,在竭力模仿。
因为觉得自己在“模仿”,觉得自己不够真心,这份情感不够纯粹。
在这样焦躁混乱的情绪下,他是拧巴的。
大家总因为他的“病”而去迁就,可在这种处处透着“特殊对待”的氛围里,又怎么会利于这个本就对情感感知有问题的孩子,正常去感知、催化?
他从小的环境,便是充满了严肃、纪律……生死、紧迫。
后来,他再没时间想这些了。
直到跳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
这里充满了明媚。
虽偶有阴雨,却是他完全没见识过的另一种生活。
原来爱可以这么直白,不论对谁。
喜欢,可以有很多的理由。
长得好看、会唱歌……都可以是理由。
台下的欢呼声,比炮火声还要震耳,同样让他无处闪躲。
但这声音里没有冰冷的危险,只有滚烫的热情。
那些喜爱,就这样面对面地直直撞进他心里。
他又一次窥见了生活柔软的模样。
突然有了时间和机会,去想之前被搁置在角落,没空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