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分钟后,陈梦瑶和欧阳寒驱车抵达了创业路那栋四层小楼。阳光斜洒在米白色的外墙之上,整栋建筑在市中心的喧嚣中透出几分沉稳与静谧。
小楼矗立在商场与地铁口之间,像是一处被精心藏匿的知识绿洲。地铁b口出来,只需步行两分钟,便利店、咖啡馆、公交站一应俱全,交通便利得让人惊叹。陈梦瑶推开车门,目光扫过四周,不禁轻声感叹:“这地方……选得太准了。”
欧阳寒紧随其后,环顾四周,点头附和:“确实,人流量大,又不嘈杂,学员们上下课也方便,简直是为培训量身定做的位置。”
话音未落,刘志鹏已笑着迎上来,马小燕站在他身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怎么样?没让你失望吧?我们可是看了整整一周才定下的。”
“太棒了。”陈梦瑶由衷地赞道,“你们俩眼光真毒。”
周莉莉从一旁探出头来,笑着插话:“我们还特意查了周边的租金行情,这种地段这种面积,光是租下来每月就得七八万,买下来反而更划算。”
林俊凯则站在一旁,双手插在裤兜里,语气沉稳:“而且结构合理,每层独立,互不干扰,特别适合分课程教学。”
几人寒暄几句后,便一同走进楼内。一楼大门敞亮,大理石地面光洁如镜,电梯旁的消防通道标识清晰,应急灯、灭火器一应俱全。他们从一楼开始逐层参观,每层三百平方米,六间大小不一的房间错落分布,墙壁洁白,地板平整,部分房间还残留着前机构留下的桌椅——虽有些许磨损,但整体仍可继续使用。
“你看这采光。”陈梦瑶推开一间朝南的教室窗户,阳光倾泻而入,“自然光充足,学员们长时间学习也不会压抑。”
“而且每层都有独立水电。”刘志鹏补充道,“厨房、卫生间齐全,以后老师值班、学员加课都方便。”
“最关键是隔音。”马小燕指着天花板,“天花板做了隔音层,楼上楼下上课互不干扰,我以后讲心理疏导课程,最怕被打断。”
陈梦瑶频频点头,脑海中已开始勾勒未来的教学场景:“理论课用两个教室就够了,其他四个房间做实操演练。我打算装个投屏系统,电子教案直接投影,省时省力。至于装修……不用大动,添些教学道具就行。”
她转头看向刘志鹏,忽然好奇:“这么好的地方,上一家机构怎么不做下去了?”
刘志鹏叹了口气:“老板经营不善,课程没人报名,加上家里人生重病,急需用钱,只好低价出售。业主急着出手,才挂了五百万。”
陈梦瑶沉默片刻,随即果断道:“那就按原价买下。你把业主叫来,今天就定下来。我们还得几天布置,争取下个月初就开课。”
刘志鹏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拨通电话:“喂,张哥?人到了,他们很满意,现在能过来吗?十分钟?好,我们在楼下等你。”
挂了电话,众人回到一楼大厅暂作等候。陈梦瑶趁机召集大家,开始讨论房间分配与布置。
“我先说下我的想法。”她站到中央,语气坚定,“两个理论教室放二楼,方便学员集中听课。如果报名人数多,可以分为上午和下午的课程,每节课上两个小时就够了。剩四个实操室,按课程分配。林俊凯的急救课需要大量模拟设备,建议放一楼,靠近大门,方便搬运假人、担架这些大件。”
林俊凯立刻接话:“对,我正想说这个。一楼最好有水源,我需要洗手池和消毒区。另外,我要三具高级模拟人,带心跳和呼吸反馈的那种,还有AEd训练机、急救箱套装、止血包扎道具……这些我都列在单子上了。”
他从包里抽出一张纸,递给陈梦瑶:“这是初步清单,等买下场地,我带你们去医疗设备市场,现场挑。”
陈梦瑶接过,认真看了看,点头:“没问题,今天就买。逸尘,你记一下,等会一起去。”
欧阳寒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
这时,刘志鹏举起手:“我教消防逃生,最好在三楼。你们想啊,真着火了,人得从三楼往下逃,实地演练才有感觉。我要装烟雾模拟器、逃生绳、防烟面罩展示架,还得有个小型灭火体验区。”
“可以。”陈梦瑶思索道,“三楼靠后的位置空出来,做你的实训区。墙面可以加装防火材料做演示,地板划逃生路线。你列个设备清单,我让工人配合安装。”
“我已经写了。”刘志鹏笑着递上纸条,“还有,能不能在楼梯间加个电动烟雾机?模拟真实火灾环境。”
“可以考虑。”陈梦瑶记下,“安全第一,但也要真实感。”
马小燕这时轻声开口:“我建议心理课程放在四楼。顶层安静,适合做冥想、情绪疏导。我想布置成‘心灵花园’风格,墙面刷成浅蓝色或淡绿色,放些绿植、香薰机、舒缓音乐播放器。学生进来就能放松。”
“好主意。”陈梦瑶眼睛一亮,“四楼尽头那间大教室给你,靠窗位置放几个软垫区,再添些心理测评工具、沙盘治疗套装、情绪卡片。你有清单吗?”
“有。”马小燕从包里拿出一张精心整理的清单,“这是沙盘、音乐治疗仪、呼吸训练仪、心理咨询沙发……还有,我想在角落设一个‘情绪宣泄角’,放个假人和软锤,帮助学生释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