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记吃不记打(1 / 2)

张浩、画家和巴隆斯基三人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

除了这次的谈判见不得光,还因为西线的战事已经完全失控了,没人关注远在万里外的澳洲发生了什么事。

罗科索夫将联盟的所有事务处理权交到了布琼尼手中,自己拖着病体到前线给反攻的部队鼓舞士气。

毛子部队士气大增,对包围圈内的近八十万同盟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包围圈中的同盟军自知突围无望,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高卢陆军元帅雷蒙·桑切斯和意呆利陆军上将皮埃尔·蒙德向毛子提交了投降书。

但是罗科索夫拒绝他们的投降要求。

无法投降的同盟军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决心和战斗力,与两百余万毛子部队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殊死拼杀。

双方互不留手,往死里打,各种之前不敢使用的武器投入战场,战场情况变得异常的惨烈。

同盟军阵亡人数超过六十万,伤员近十万。

毛子阵亡人数超过二十万,伤员超过十五万。

战斗一直打到桑切斯元帅向同盟军总部发出诀别电报后饮弹自尽,罗科索夫才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向残余的同盟军送去药品和食物,接受他们的投降。

罗科索夫的做法引起了同盟军各国的强烈不满,坐视友军全军覆没的汉斯部队被推上风口浪尖。

伦德施泰德元帅宣布引咎辞职,并自愿接受同盟军军事法庭的审判。

汉斯的做法让人心寒,一个元帅就能承担一百多万军人伤亡的责任吗?

显然不能!

就在他们准备找画家算账的时候,罗科索夫却未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他不顾部队的伤亡和疲惫,让五十万参战部队调头南下,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打到了大高加索地区,并越过顿河,拿下罗斯托夫,兵锋直指北顿涅斯克方向。

西线的精锐部队都在伏尔加河地区,同盟军在乌东地区只有一些治安军,根本无法挡住毛子的狂飙突进。

一旦哈尔科夫丢失,同盟军在乌东的补给线就会被截断,顿河中下游地区的同盟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各国已经损失了百万大军,无法再承受更大的损失。

唯一能有效抵挡毛子反攻的部队只有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意呆利部队和驻扎在基辅的英格兰部队。

但这两支部队加在一起不过只有二十万人,其中英格兰军还缺少坦克、战机等重型装备。

他们只能暂时拖住毛子的兵锋,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明斯克和华沙方向上的两个重装作战集群。

那是党卫军的部队,除了画家,谁都调不动。

有求于人,同盟军各国就硬气不起来,把脸一换,求着画家赶紧出兵 。

如果说欧陆的其他国家指着画家阻挡毛子的大军,那土鸡就是要指着画家救命了。

罗科索夫让陆军在陆地上狂飙突进的时候,还命令里海舰队和空军对巴库发起了进攻。

仅仅四天时间,巴库便被渡海而来的毛子完全占领。

里海舰队的小舰船带着十几万毛子部队沿着库拉河和阿拉斯河逆流而上,速通了土占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眼看就要打到土鸡本土了。

高卢、苏格兰和意呆利的部队还能和毛子的精锐部队正面碰一碰,土鸡的部队遇到毛子大军,连一触即溃都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