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香江当初能够忍住房地产之苦,咬紧牙关,坚定信心,推动转型,其实是有机会转型成功的,甚至转型已经成功了。
所以,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当时就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要是有前后眼,有那个水晶球的话,那当年坚持下去就好了。只不过,放到当年,是没有人敢讲那个话的。
可是,当香江被高房价所困,面积和人口都小出一大截的东南亚的星城,则靠着对居者有其屋的初心不变,对科创与实体的持续加强,实现了产业经济大反超。
星城推出首个制造业振兴计划的1970年代,香江制造业占Gdp比重高达30.9%,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超过80%。2000年,香江工业增加值Gdp占比还高达约13%,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萎缩至约6%。
香江工业持续衰退之际,星城的工业却越来越硬。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其制造业不但占Gdp比重超过20%,而且以高端制造傲立于世界产业链。它生产着全球约60%的微阵列、35%的热循环仪和质谱仪、30%的助听器、20%的半导体设备,同时还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性的医药生产中心。
“这种趋势不行,还是要坚持。
其实今年北美宣布经济衰退,对于香江坚持发展科技产业还是有利的。
一方面,北美带动全球的经济大势开始下行,香江自然也在这个大势之中。
另外,北美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大量的失业,香江的高科技产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些科技人才。
现在基本上数码港全部由我们麒麟企业在使用,目前香江的科技产业并不可能马上就见到效果,所以还是要坚持一段时间。
这一点,我会马上和董生再沟通一下,希望他能坚持。
坚持,我支持他坚持下去。
此外,我也要跟彤叔,还有恒基以及新鸿基他们几家,沟通一下。
彤叔好一些,应该能讲得通,最不好沟通的,是新鸿基那郭家的三兄弟。
现在舆论上更多的是卖惨,报道那些负资产者的惨状,那些人当年投机,现在的后果完全是自找的。
香江差不多10年前,92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破产条例。而且香江破产署的条件,可能是全世界最宽松的。
对于那些负资产者,那10万个负资产者,最好的结局,就是走个人破产,咬牙坚持几年,再重新开始。”
原本季宇宁是想在后面,并不想走到前面,但现在看,恐怕他也要出面了。
一方面,他要劝说港府坚持住。
董生他还是有些信心的。不过,在香江政府机关里,有不少人是跟地产商穿一条裤子的。
另一方面,在香江经济界也要拉其他的支持者,这主要是那些大地产商。现在香江已经有所谓的四大家之称。
单论地产,季宇宁一家,就抵得上彤叔的新世界,那位李生的恒基,以及郭家的新鸿基三家加起来的总和。
毕竟那三家的发迹,是拿到了英资那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记及会德丰)漏下来的一些边角料,而季宇宁,则是承继了英资四大洋行中的三家的几乎所有最优质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