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498章 麒麟电脑和麒麟视窗

第498章 麒麟电脑和麒麟视窗(2 / 2)

8月中旬,处理完剧组的事情,季宇宁赶到了斯坦福。

除了夏季学期的考试之外,他准备在微处理器研发项目之外,设立个人电脑项目和操作系统项目。在这两个项目的基础上,他准备“点亮”麒麟电脑和麒麟视窗两个公司。

因为,ib的pc电脑发布了。

8月12日,Ib 推出首款个人计算机 Ib5150,又称 Ib personal puter,简称 Ib pc。

Ib pc 内置微软提供的S-doS 1.0 操作系统,配置主频为 4.77 hz 的 Intel 8088 处理器,64 Kb 内存。

“其实,老板,ib的这款pc机还真没什么,所有的配置都是太过于简单了。”

在麒麟电脑的项目会议上,一位研发成员对季宇宁这个负责人说道。

对于Ib这一款个人电脑,季宇宁感觉硅谷的几乎所有专业人士都很是嗤之以鼻,反而是那些普通用户趋之若鹜。

在专业人士看来,Ib pc 没什么创意,却迅速收获了大批消费者,pc这个缩略语几乎成了 Ib 的专有名词,也一直流传下去,成为计算机历史无法翻过的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pc这个称呼最早用于1972年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研制的 xerox Alto电脑,而到1981年前这个称呼已经相当普遍,但是由于Ib pc的巨大成功,此后这个词几乎只用于与 Ib 标准兼容的微型计算机了。

“Ib这一次搞的个人电脑,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它的品牌效应,它是以自己强大的品牌效应带动个人电脑的市场销售。

这样也好,一旦整个市场认可个人电脑的方向,我们明年微处理器部门搞的麒麟芯片出来以后,我们上个人电脑项目也容易推向市场。

ib这次不仅是搞品牌,它更多的是搞标准化,它搞出来的是一个开放系统,这和苹果电脑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未来的电脑也要搞开放系统。

但是个人电脑最主要的两块,cpu和操作系统,我们自己来做。

而且我们这两块也要分别单列出来,可以对其他的品牌进行授权。

真正占据个人电脑市场的,不是电脑品牌,而是它的cpu和它的操作系统。”

Ib pc是Ib公司试图在以 Apple II 和坦迪公司(tandy)的 tRS-80 为主的家用电脑的市场立足的结果。在当时的家用电脑市场,除上述的两种电脑外还有一系列 cp\/ 机。由于此前 Ib 传统的设计过程就已经证明无法用来设计廉价的微型计算机,比如很失败的 Ib 5100。因此 Ib 决定破例设置一个特别小组。这个小组被授命绕过公司的规则来快速地提供一个市场产品。这个项目的代号叫做“象棋项目”(project chess)。

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便是后来的“pc 之父”唐纳德·埃斯特里奇(donald Estridge)。埃斯特利奇领导的 12 人小组用了约一年的时间研制出了 Ib pc。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首先决定使用现成的、不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组件。这个做法与 Ib 过去始终研制自己的组件的做法相反。

其次,他们决定使用开放结构,这样其它生产商就可以生产和出售兼容的组件和软件。Ib 还出售其《Ib pc 技术参考资料》,这份资料中包括一段 Ro bIoS 源代码。

前世推出 Ib?pc 之后的四个月,Ib 共交付了 13,000 台机器。

两年后,销售量达到了这个数字的 40 倍。

Ib?pc 对个人计算机的标准化设计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计算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