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见此情形,也没有继续责罚他了,毕竟范文程也是跟着满人打江山的老臣了,对满人忠心耿耿。他挥了挥手,内太监吴良辅顿时就带着两个小太监,将范文程搀扶出了太和殿。
范文程提着沉重的步子迈出大殿,随后又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殿内。此时顺治皇帝正好奇的望向他;而多尔衮和其他王大臣们则将脸瞥向一边,身影隐没在大殿的阴影中。范文程摇了摇头,踉踉跄跄的走远了,他明白这大清朝算是要完了......
议定好“淮饷”和“徭役”两大征后,多尔衮又谈到了襄樊战事上。因为清军目前在襄樊的兵力,仅有明军的一半不到。虽说有阿济格坐镇樊城,但多尔衮总是隐隐感到不安。
“襄樊战事吃紧,关中兵力又被抽调一空。本王总觉得战事上有疏漏之处,诸位都议一议,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多尔衮说的这件事,其实济尔哈朗早就看出来了,现在既然谈起,他立马出列说道:“殿下,襄樊有阿济格坐镇,即使兵力稍有不济,也不会出太大纰漏。臣担心的是关中!”
济尔哈朗顿了顿,旋即又说道:“关中原有阿济格的三万大军镇守,但现在阿济格带了两万人南下襄樊,关中只剩下一万兵马。若是四川的李玉承领兵来袭,关中恐有失守之险......”
“是矣,是矣。郑王可有良策教我?”,多尔衮恍然大悟道。关中若是丢失,那这襄樊也就没有坚守的价值了,因为明军登时就可以从关中一路横推至山西,然后兵临北京!重演当年李自成从西安攻至北京一样的故事。
济尔哈朗正色道:“为今之计,唯有增发兵力前往关中,然后令各军戍守诸关隘,严密防备明军偷袭方可。”
“徭役尚未加征,兵从何来?”
济尔哈朗拱了拱手说道:“殿下许是忘了,大同还有两万兵。”
多尔衮一愣,犹疑道:“姜镶恐怕不会轻易挪窝。”
姜镶是割据大同的老军阀了,当年先是叛明投顺,而后又叛顺投清,也是三姓家奴一般的人物,多尔衮对其很是信不过。
济尔哈朗冷笑道:“不需要姜镶去关中。朝廷只需从大同抽一万兵,然后择一员良将统之,即可。”
“妙计!”,多尔衮一下子就听懂了。济尔哈朗这是行的一石二鸟之计,这样既可以增强关中兵力,同时又能削弱姜镶的实力。
“那就这样去办吧......”
山西乃北京的西部屏障,卧榻之侧,多尔衮岂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