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楚王是个厚道人(1 / 2)

下朝后,户部尚书刚林脚底生风,径直去了郑王府。

对于刚林的来访,济尔哈朗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热情的接待了这位懂事的中枢实权人物。

茶至半盏,刚林终于提起了来意。

“王爷,今日摄政王言明,让下官协助您一同解决财政问题,不知王爷可有啥好法子?”

一提起这个,济尔哈朗就很是神伤,“本王能有啥好办法?今岁户部账上库银结余仅八十万两。明年开春后还有一大摊子事要用钱,这么点银子够谁用?”

早知道就不接这个烂摊子了,济尔哈朗腹诽道。但当他抬头看向刚林时,只见对方一脸淡定,俨然是有了好法子。济尔哈朗不动声色的问道:“本王才疏智短,大学士何以教我?”

刚林是弘文院大学士出身,算是满人中比较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所以鬼点子很多。

“王爷言重了,下官岂敢教您。不过却有一招,能立马充实国库。”,刚林有点卖弄。

济尔哈朗一下子勾起了兴趣,侧起身子说道:“哦,速速道来。”

“王爷,咱们是没钱了,可有人有钱啊”

“谁?”

“山西不是还有‘八大皇商’嘛,这些年他们可是靠着朝廷挣了不少钱哩。”,刚林贼兮兮的说道。

所谓的“八大皇商”,指的就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等八大晋商。他们靠着给清军输送紧缺物资和关内情报,成功帮助清军入关。顺治二年,为答谢晋商们在入关前提供的帮助,多尔衮特地以顺治帝的名义,将他们召入北京,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并封为“皇商”,隶属内务府。其中最盛者莫过于范永斗,其被命主持皇商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风头一时无两。

八大皇商靠着主子爷的关照,这两年在北地赚的盆满钵满。势力最大的范家,直接垄断了山西、大同、口内外的皮革、盐茶贸易,一年血赚八十万两。

然而,现在主子爷有了难处,家里养的肥猪也就该杀了。

经刚林这么一提醒,济尔哈朗也是反应了过来。是啊,主子爷没钱,奴才有钱,哪有这样的道理?这猪该杀!

于是,济尔哈朗和刚林一拍即合,当即就调派专员前往山西,准备向八大皇商“劝饷”。济尔哈朗还特地定下了“四百万两”的上限,并下了不完成任务,不准返京的严令。

......

武昌。

林天擎的日子有些不好过。他经略湖北已两年有余,上任之初的雄心壮志,到现在已经被折磨的所剩无几,期间还经历了丧师之痛。

对岸的隆武朝廷崛起的太快了,快到他都来不及作出任何进攻性策略,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建树。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内部不和的原因。左梦庚这个废物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凡林天擎要作出点军事部署,他都要在暗地里扯后腿。偏偏林天擎还毫无办法,因为除了武昌城里的巡抚标营,湖北的这点兵马全是姓左。林天擎好不容易和湖北绿营副将金声桓联手,在江陵打了场漂亮仗,还要被左梦庚这厮抢功,林天擎真的是气得肺都要炸了。

但不管怎么说,林天擎的功劳终究还是没有被左梦庚抢走,自己还提了一级,成了湖广总督。虽说这个总督和巡抚治理的疆域没有什么两样,但毕竟还是升官了嘛,所以最气的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