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以来,异姓封王者,屈指可数,且多为死后追封,像孙稷侠这样在世受封为王,且王号为楚者,仅此一人耳!
“秦晋齐楚燕赵”五个封号,从来都是最为尊贵的王爵封号,历来只有皇室嫡系、天潢贵胄才可以承继藩位。
但自崇祯朝以来,朱明宗室的这些个亲王,死的死、降的降,末代秦王死于闯军之手、楚王则被张自忠沉江而死,哪还有什么人来继承爵位?
仅剩的桂王朱由榔和鲁王朱以海,一个被隆武帝圈禁在了京师,再无出头之日;另一个则携臣出海,不知所踪。可以说,隆武一朝,是有明以来,藩王势力最为薄弱的一代,这也正是隆武新政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少了一大群无所事事、不事生产的造人机器,为朝廷节约了不计其数的禄米土地。
正因楚王之位空悬,再加上孙稷侠原本的爵位封号便是“楚”,此时进位为王,封号仍然承袭“楚”号,在法理上,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孙稷侠受封楚王之后,孙系文武人人欢欣鼓舞,大哥都封王了,自己的封赏还会低吗?
果然,隆武帝为显示恩宠,又令陆乾取出第三卷圣旨,将东征立功大将一一封赏。
杜怀仁、赵清淮、关星河、李昭、李定国、郑森六人以军功封侯;杜仕希、顾青锋、史介、张龙武、白文选、刘文秀、焦涟等十三人,晋为伯爵;其余有功将士,各有封赏。
皇帝这次可谓是大手笔,王、侯、伯这等泼天般的贵胄爵位,全都发了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发一大把,也算是对得起大将们的功劳了。
楚王孙稷侠遂率受封大将,陛前谢恩。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山呼万岁的热烈气氛中,太师、内阁首辅何腾蛟暗自叹气,他心知,自此之后,自己在朝中的权势,将再也无法与孙稷侠可比也。
兴许是喜鹊枝头叫,下朝之后,孙稷侠才刚回到清凉山的关山居,皇帝的第四道圣旨紧跟着就下来了。
当陆乾笑眯眯的念完圣旨后,孙稷侠的脑袋还没转过弯来。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美人配英雄,也只有高阳公主这样身份尊贵、美丽动人的天潢贵胄,才能配得上楚王这样的盖世英雄哩,老奴在此恭贺楚王了。”
虽然早就有所耳闻,皇帝要将女儿许配给自己,但真到了这一天,孙稷侠的心中却有种怪异的感觉——朱聿键成了自己的老丈人?
但手下的弟兄们却没有孙稷侠那么矫情,刚刚才封侯受伯的赵清淮、关星河、杜仕希等人,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围在陆乾身边打听公主的长相。幸有张若淳知礼,从袖口里滑出一锭金元宝,不经意间送入陆乾手中,这才没有失了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