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会猎金陵(一)(2 / 2)

兵贵神速,为了打清军一个时间差,孙稷侠以左军李昭部为前锋,轻兵急进,猛攻太平府!

太平府清军虽然长期与明军李定国部对峙,但也知道其部驻守在当面的池州、宁国府、徽州等地的兵力只有一万余人,加之前阵子上峰告知明军主力已经撤军,太平府的清军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多勇猛的明军突然冒出来,打得清军亡魂直冒,死伤三千余人,余者皆逃,重镇芜湖再次失陷。

左军一击得手后,李昭并不满足现状,随即任“虎须子”杜仕希为先锋官,领天狼军急袭当涂,并以斗牛军史介部为偏师,越过当涂,阻击溧水方向可能增援之清军。

就在左军急袭太平府之际,孙稷侠也没有停下征伐脚步。

他自率四万中军,出宁国府,攻入广德州境内,广德、建平等县府纷纷投降。随后,孙稷侠再次率军北上,攻取高淳、溧阳、金坛等地。

希尔艮所部五千八旗兵被抽走后,江南大营内只剩下了李成栋的三万江苏绿营兵。他这三万兵虽说出身高杰旧部,战力不俗,但李成栋也不愿意拿这点本钱去塞江南的这无底洞啊,当面之敌可是号称“孙十万”、“孙无敌”的孙稷侠啊,连满洲主子都打不过,他何苦去自寻苦果。

事已至此,李成栋倒也光棍,只一味向江宁发信求援,却不发一兵一卒出关,做出一副全军严守秣陵关,坚守待援之状。

驻守当涂的三千清军遭到天狼军猛烈攻击后,却不见援军到来,又见此部明军勇猛非凡,只半日功夫,清军便战死九百余人,守城的清军游击在绝望之下,遂选择绑了知府,然后开城投降。

当涂既下,互为犄角的采石矶八百守军后路断绝,也只得四散而逃,于是杜仕希不费吹灰之力,便赚得有“长江锁钥”之称的采石矶要塞,顺利打开了安庆前往南京的长江上游南岸水道障碍,清军仅余北岸乌江关之江防要塞。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明军主力展开猛烈攻势之后,浙军、徽军亦按既定战略,开始行动。

浙江总兵、前军都指挥使杜怀仁亲率浙军主力三万人,出湖州,进逼苏州、松江府。

清军在苏州和松江府的兵力本就空虚,每日都在浙军兵锋威慑之下,惶惶不可终日,现在浙军北上了,这两地满清文武官将顿时鸡飞狗跳,直以为死期将至。

适逢东南士绅领袖钱谦益老先生“深明大义”,以“大明倡和使者”自居,顶着个光溜溜的脑袋,于两州府之间,反复奔走劝说,终使得苏州和松江两府十县免于战火,和平归复大明。

平定苏州和松江后,杜怀仁随即率军西进。

宜兴义士卢象观发动起义,组织同乡五百余人攻进常州,杀掉满清汉军正白旗知府夏一鄂,随后迎接王师入城。

杜怀仁不费一兵一卒,即收复常州、苏州、松江三府之地,与孙稷侠所率明军主力,顺利连成一片。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之后又继续用兵镇江,意图从东面威逼南京,为主力部队顺利围歼江南大营创造有利战机。

长江南岸打得如火如荼,北岸的徽军亦不甘寂寞。

安徽总兵、右军都指挥使李定国,令三弟白文选率忠信军、徽州军顾清石所部合计一万人马北伐,准备前去接应淮南义军。而后他又在安庆调集徽军主力全出,围攻和州,欲破清军江北大营。

满清护军统领扬善则令麾下八旗铁骑出营交战,以骑射不断袭扰徽军,寻机破敌。

见此情形,李定国再令长江水师提督陆从蛟统领大小战船百艘,顺江而下,意从水上直袭乌江关。

早在设置江北大营之初,满清恭顺王孔有德,为了防御战船庞大、火炮犀利的明军水师,便在乌江关要塞上设置了重炮。待陆从蛟率长江水师航行至乌江关外水面时,孔有德的“乌真超哈”随即向水师猛烈开火。明军水师将士亦不甘示弱,与乌江关要塞展开了激烈的对轰。

在轰隆隆的炮声之中,明清两军于长江南北两岸,展开了战况空前的大对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