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无限流之中式副本 > 第727章 藤编部落与缠绕的羁绊

第727章 藤编部落与缠绕的羁绊(1 / 2)

离开风语沙丘,往东南方向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队伍在一个被藤蔓环绕的部落前停下了脚步。

部落里的房屋、围栏、器物,全是用藤蔓编织而成的——圆顶的屋棚像巨大的鸟巢,栅栏上爬满会开花的常春藤,连盛食物的器皿都是镂空的藤篮,篮底还留着藤蔓自然的清香。

部落的族人穿着藤编的草鞋,手里拿着藤条编织的工具,彼此交谈时,会用藤蔓打特殊的结传递秘密,像一群与植物共生的精灵。

当地的采药人藤姑说,这是“藤编部落”,他们编织的“灵藤”不是普通植物,是用部落人的“羁绊之力”滋养的,编得越用心,藤蔓越坚韧,据说最老的藤编屋,经历过百年风雨都没散架。

可这半年来,灵藤变得越来越脆弱,编织的器物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连最粗壮的屋棚藤蔓都开始发黄枯萎,像失去了生命力。

部落的老族长藤伯,正坐在部落中央的“祖藤”下,手里拿着几根枯萎的藤条,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结,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忧虑:

“以前灵藤在手里会发烫,编出的同心结能让吵架的夫妻和好,远行的人带上藤编平安符,家里人就能感觉到他是否平安。

现在倒好,藤条干得像柴火,昨天给刚出生的孩子编摇篮,编到一半就散了,族里的人都说,是我们的羁绊断了。”

艾琳娜走到祖藤前,伸手触摸粗壮的藤干。藤干的温度比寻常植物低了许多,树皮上的纹路里积着些灰白色的粉末,轻轻一碰就簌簌掉落。

她摘下一片发黄的叶子,叶子在掌心渐渐卷曲,露出叶背细密的刻痕——是“牵挂”“守护”“团圆”等字样,与萤火原野的思念光带有着相似的温暖气息。

“不是羁绊断了,是‘藤魂被冻住了’。”她指着部落边缘被砍伐的藤林,树桩上还留着新鲜的切口,旁边堆着许多编了一半就被丢弃的藤制品,“这是‘断情林’,

是些急于离开部落的年轻人砍的,他们觉得传统羁绊是束缚,把没编完的藤器扔进林里,这些半成品带着‘疏离气’,像冰一样冻住了藤魂的活力,让灵藤失去了生长的力量。”

小托姆捡起一个散架的藤编平安符。符上的藤蔓结打得潦草,还留着被强行扯断的痕迹,与他在云织村见过的用心编织的物件截然不同。

“这根本不是用心编的!”他指着符上的一个错结,“真正的灵藤结要‘三绕两扣’,这个结是胡乱缠的,编的人肯定心里不静,带着怨气!”

藤姑领着众人往祖藤的根部走,那里埋着许多“同心藤”——

是部落里的人在重要时刻埋下的,夫妻结发时埋一段,孩子出生时埋一段,远行前也会埋一段,据说这些藤蔓能将彼此的心意连在一起。

以前同心藤会顺着祖藤的根系生长,在地面开出白色的花,现在却有大半藤蔓烂在了土里,开出的花也是蔫蔫的,一碰就掉。

“是上个月离开的那伙年轻人干的,”藤姑跺着脚,眼里含着泪,“他们说部落太闭塞,想去城里过‘自由日子’,

临走时把自己埋的同心藤全挖了出来,还说这些都是‘没用的念想’,挖出来的藤条被他们当柴烧了,火光映得祖藤叶子都发黄了。”

祖藤的树干上,刻着部落的编织图谱,记录着不同的结代表的含义,图谱的边缘已经被人刮花,“羁绊是根”的字样被改成了“自由是风”。

藤伯说,这棵祖藤是部落的根,第一代族长亲手种下的,藤干里藏着所有族人的羁绊记忆,以前族人吵架了,只要摸摸祖藤,就能想起彼此的好。

艾琳娜让小托姆把星落之野的露水浇在祖藤根部,露水顺着泥土渗透,烂在土里的同心藤开始发出新芽,白色的花朵重新绽放,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像含泪的微笑。

她又将平衡之树的叶片贴在祖藤的树干上,叶片化作银绿色的光带,顺着藤蔓蔓延,断情林里被砍伐的树桩旁冒出新的藤芽,被丢弃的半成品藤器自动散开,重新缠绕成完整的结,散架的平安符也恢复了原样,符上的错结被修正,发出淡淡的白光。

随着光带的流动,藤魂的身影在藤蔓间显现——

是个穿着绿色衣裳的孩童,手里拿着根会发光的藤条,他走到哪里,哪里的藤蔓就开始生长,编出的结在空中飞舞,像无数跳动的羁绊符号。

他对着断情林挥了挥手,那里立刻长出茂密的新藤,将树桩温柔地包裹起来,像在原谅与接纳;

他又朝祖藤吹了口气,树干上被刮花的图谱重新变得清晰,还多出了些新的结——有视频通话时的“牵挂结”,有快递包裹上的“思念结”,像在说羁绊的形式会变,本质却从未改变。

“藤魂在告诉我们,羁绊不是束缚!”小托姆恍然大悟,只见那些离开的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藤蔓结的光影里,有的在城里给家里打电话,有的寄回了新的编织工具,有的甚至在视频里跟着老人学编新结,脸上的不耐烦变成了想念。

部落里的人纷纷拿出藤条,开始重新编织:吵架的夫妻一起编了个“和解结”,埋进祖藤根部;要远行的少年在平安符里编进了母亲的头发,说“这样就像带着娘走”;

藤伯则教孩子们编新的“视频结”,说“就算隔着千里,结能把话说到心里”。

离开藤编部落时,夕阳的金光透过藤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无数个交织的结。

灵藤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哼着古老的歌谣,藤蔓上的白色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随着风飘向远方,像在传递着看不见的羁绊。

藤伯送给每个人一根编好的“念想结”,结里嵌着片祖藤的叶子:

“这结能帮你记住心里的人,不管走多远,摸摸它,就能想起彼此的好。记住,羁绊不是绳子,是心里的根,根扎得深,走再远也不怕迷路。”

小托姆的日志本上,画下了枯萎的藤蔓和绽放的白花,旁边写着:

“羁绊的平衡不是只有捆绑,是知道彼此牵挂却不束缚,心里有根却也能自由生长,像灵藤一样,既要有缠绕的温柔,也要有向上的力量。就像这个部落,藤蔓会枯,人会走,可只要心里的结还在,根就不会断,再远的距离,都能被一根看不见的藤连在一起。”

他把念想结夹进本子,结上的叶子在纸上留下淡淡的绿痕,像个鲜活的牵挂。

回望藤编部落,暮色中的祖藤像位慈祥的老人,张开藤蔓的手臂拥抱着整个部落,白色的花朵在夜色里闪着微光,像无数双守望的眼睛。

艾琳娜知道,这里的灵藤不会再枯萎了,藤魂的苏醒与族人的理解,会让羁绊之藤永远生长,就像那些藏在心底的牵挂,无论相隔多远,只要不曾被刻意斩断,就总能顺着时光的脉络,找到彼此,

缠绕成最温暖的形状,让每个远行的人都知道,身后永远有根可以依靠的藤,牵着家的方向。

下一站会是哪里?或许是连接思念的山谷,或许是见证团圆的河畔,又或许,是某个正在重新系紧羁绊的角落。但无论去哪里,他们都带着藤编部落的启示:

真正的羁绊从不是让人寸步不离的枷锁,是知道有人在等你回家,却也支持你去远方闯荡,就像灵藤的生长,缠绕是为了更坚韧地向上,牵挂是为了更勇敢地前行,这份带着温度的羁绊,才是生命里最坚实的根。

离开藤编部落,沿着布满红土的山道向西行走四十天,队伍在一座被窑火染红的古镇前停了下来。

镇子周围的山坡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土坯,有的已经成型,有的还在匠人手中揉捏,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窑火的烟火味。

镇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十几座龙窑,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夕阳下散开,像给古镇披上了层薄纱。

当地的货郎陶叔说,这是“陶土古镇”,镇上的陶匠能用本地特有的“时光土”烧制陶器,烧出的器皿会随着使用年限变换颜色——

新器是温润的米白,用十年会泛出淡淡的青,用五十年则染上琥珀般的黄,据说最老的那只传家陶罐,已经透出像夕阳一样的暖红,倒进去的清水都带着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