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不起冲突就怪了。
再细细思量闻瑞的做法,没有动用任何神力,没有依赖天道启示,只是靠一套实实在在的社会制度,便将“减少基因缺陷”这件事,从“仙佛才能掌控的神迹”,变成了“凡人也能享受的福利”。
“这不是靠仙人挥手间的恩赐,而是靠众生共同遵守的规则……”
女娲娘娘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几分怅然。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捏土造人,赋予人族生命,可她作为“人族之母”,除了创造,竟从未想过“养育”与“教导”:她没教凡人如何保障自身健康,没教凡人如何主动掌控生命,更没为凡人搭建起能让他们安稳生活的制度。
青鸾女官又补充道:“弟子还发现,城中不仅有医疗保障,还有‘生殖科普学堂’,医师会向百姓讲解如何通过饮食、作息调理身体,如何在受孕前规避基因缺陷风险。”
“甚至有凡人夫妻,为了生出更健康的孩子,主动学习基因搭配的基础知识,他们不再将生育归于‘天意’,而是靠知识与制度,自己掌控命运,掌握家族下一代的未来。”
女娲娘娘抬手抚过胸口,心中涌起强烈的感慨。
她造出人族,却让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始终依赖仙佛的庇护,生老病死全靠天意。
而造闻瑞虽无造人之功,却教会众生靠自己的智慧与协作,建立起守护生命的体系。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人族之母”,反倒显得失职了。
“本宫当年造人,只想着让他们‘存在’,却没想过让他们‘更好地存在’。”
女娲娘娘幽幽叹道,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如今才算真正理解了通天道兄的胸襟气魄,那为万物众生争一线生机的理念,是在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待玄女离去,女娲娘娘走到窗边,望向自由城的方向。
云海翻腾间,她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学堂中学习的凡人,看到了在生殖健康院接受筛查的夫妻,看到了在基因科学院忙碌的专家。
这些凡人,没有高深的修为,却靠着知识与制度,创造出了连仙佛都未曾想到的福祉——先天基因疾病,是神佛庇佑都解决不了的人族痼疾,一直都被视作上苍的诅咒。
阐教仙人们,都将基因缺陷的众生称为“六根不全”,认为是天生的残次品,上辈子造孽这辈子才会受此恶报。
歧视“披毛戴角、卵化湿生”之辈的观念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或多或少也受这种思潮影响。
“或许,本宫此前对‘道’的理解,真的太过狭隘了。”
女娲娘娘轻声叹息,心中对阐教“阐释天道”理念的质疑愈发加深,她知道,这场关于“天道”与“众生”的纷争,自己心中的天平,已彻底向某个方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