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98章 老弟瓦西里去恰克图把茶叶弄

第1098章 老弟瓦西里去恰克图把茶叶弄(1 / 2)

索洛维约夫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安东已经成年又结婚,此时在莫斯科帮皮埃尔打理生意。

按照俄国贵族子弟从军的规矩,一家里可以有一个人留在自家地产上负责经营田庄,其余的则要去从军。

安东虽然还保有军官的身份,但并没有去服役。

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不少军官在和平时期,因为俄国的军官冗余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有转文官的,有回家经营田产的,还有去国外定居的,就这样军官的人数还是太多。

因此瓦西里长大了一些,他现在也没有地方去当军官。

索洛维约夫还知道两个老弟都一个毛病,不喜欢当军官,不像是大哥这样在军队里当将军,是皇上、贵族、军官、士兵和平民的大英雄。

他们是索洛维约夫家族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都掉到钱堆里去了。

只不过瓦西里不像是安东那样,除了对老婆以外,都是一副惟利是图的样子,他当不了典型的资本家。

于是也到大哥这里来,想要谋个差事。

“瓦夏,你年纪还小,我这里的工作又很艰巨,整天除了巡视就是巡视,可能没有半分空闲。你到斯佩兰斯基那里去吧,阿黛拉怎么也算是我的妹妹,你的姐姐,你这个姐夫,我的妹夫有大本事,你要是能够学到他的本领,要比学到我这个大哥的本领还要管用。”

倒不是别的,索洛维约夫的版本太超前,对于瓦西里并不适用。

虽说弟弟妹妹们当中,就属这个小子最机灵。

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他是在意大利,受到了家庭教师的教育,老爸可是很疼这个小儿子的。

要不是回来服役,大概他会去意大利哪个大学学习,那样家里居然这时候才有了一个大学生。

索洛维约夫自己就不是,因为他一直都从军,虽然是军事学院的校长,但是不管校务,也没有学历。

他的经历,基本上等于自学,好不容易有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这样的导师,实际上也没教他什么。

“瓦夏,去西伯利亚历练一段时间。回来的话,到莫斯科去念大学,或者你想要去哪里的学府,我都可以安排。”

索洛维约夫真的有这个能力,像是海德堡是巴登家老爷子扩建的,虽然他不在了,不过他的孙子现在还是巴登大公,也是路易莎唯一的弟弟,这层关系么。

从他老婆那里算,斯蒂芬妮是欧仁和奥坦斯的堂妹,自己算是欧仁的表哥,也算是她的大表哥。

啊,不要太容易。

瓦西里还很好学,只不过也是索洛维约夫家祖传的掉到钱眼里去,他要是在巴黎的银行家那里工作,大概早就成为个银行家了。

嗯.最好不要这样,因此索洛维约夫才希望老弟到西伯利亚去。

“西伯利亚太遥远了,而且父亲”

“父亲还有母亲在那里照顾,你也不用担心。人总有生老病死,像是父亲这样,他没准能活80岁以上,你不要过多的担忧。”

瓦西里毕竟是小儿子,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索洛维约夫自己长期从军,很少在家里,安东则是有了公职以后,结婚又出去分家单过。

他对于父母的思念和依恋,确实也是个小问题。

“可我还是.”

“要不这样,等到尤莉亚和克里斯蒂安去意大利的时候,他们也能照顾父亲。”

“要是姐姐和姐夫能去,那是再好不过了。”

瓦西里带着索洛维约夫给斯佩兰斯基的信,还有一张2000卢布的支票就启程了。

斯佩兰斯基在西伯利亚的行政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加上来西伯利亚挖土豆的人越来越多,确实也需要有效的管理。

他这里不光是管着民事,还有司法和商贸,军队倒是并没有太多。

清朝也不会到北方来找俄国的麻烦,斯佩兰斯基也是主张和平的,因此这边主要的对外事务,还是在恰克图的生意。

过去的口岸只有恰克图,现在增加了塔尔巴哈台和广州,两个陆地口岸是因为两国接壤,而广州是另外一回事。

瓦西里这一路上,要走很远,他要横跨整个南俄草原,又经过哈萨克的草原,才能够来到托木斯克,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入秋了。

道路泥泞,一时间很难前进。

他就等在这里,斯佩兰斯基在西伯利亚总督区,虽然总是驻扎在伊尔库茨克,但是他也会到托木斯克来。

一般情况下,也是入冬之前在这里。

但今年因为克麦罗沃的诉讼官司,斯佩兰斯基没有来到托木斯克。

瓦西里在这里,就坐下来等待。

他倒是有些像大哥,爱坐下来思考,而且很喜欢自学。

托木斯克别看是在西伯利亚,这里也是一个学术交流的中心,以后也是如此。

这里也有图书馆,甚至还有不少书册,是莫斯科都少见的书籍。

介绍的,也主要是本地的历史,这里毕竟是西伯利亚汗国的边缘。

俄国的领土,倒更像是继承了金帐汗国,甚至连要征服的哈萨克、希瓦和布哈拉,这里都是术赤那个兀鲁斯的核心区域。

瓦西里比较好奇的,还是本地的商贸情况。

甚至他还能够在编年史和记录当中,找到不少和边境贸易的记载。

大哥虽然很有远见,但是他不见得会了解的这么细。

托木斯克虽然在西伯利亚,距离伊尔库茨克还很遥远,但是和莫斯科相比,已经很近了。

他在这里看到的,也是让他耳目一新的记述。

就是在外交部的档案里,大哥的好学生普希金,以及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他们都没有了解的这么详细。

像是马齐收了俄国的雪银这种劲爆的事情,带清那边一点都不知道。

当时老多子已经快谈成了,结果雍正自己闹了笑话。

要是清朝是个蒙古汗国,那会儿大概会和俄国开战。

但清朝已经入主中原,因此不会这样。

倒是谈判来解决问题,结果是马中堂收钱,而超勇策楞亲王打仗超勇,但是在谈判上是个外行。

于是中段边界,就是这个样子。

瓦西里还看到了边境贸易的主要商品清单,甚至去托木斯克的仓库里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