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的谍战日记 > 第648章 任务(下)

第648章 任务(下)(2 / 2)

简单来说,还是那句话,就是扮坏人不像,会被坏人当异己收拾了。

可同样的,扮得太像,又会被自己人怀疑。

郑呼和仿佛猜到了他在想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什么都不能做,潜伏可以有选择地过界,但必须对组织讲明。德国哲学家尼采有句名言: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长久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张义知道这句话,出于尼采的《善良的彼岸》,警示人们对抗黑暗时,自身很可能被黑暗同化,避免在直面负面力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张义正思忖着,就听郑呼和继续说:

“针对目前的情况,周主任审时度势,对隐蔽战线工作做出进一步指示。

明确要求我们长期潜伏的同志,不得主动联系党组织,要‘甘心做闲棋冷子’,耐得住寂寞。

第二,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发展党员,保持隐蔽性。要领会中、央宣传中提出的‘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须’,以此为政治面目,相继推动敌人继续抗日。

对你而言,如果戴春风反红,你在表面上要和他保持一致。用周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天津萝卜,白皮红心’,即使受到其他人的误解仇视咒骂,也不要认为丢脸,急于表白,要忍耐,有韧性。

第三,重点是第三条,在果党阵营里,对人可以越骄,宁亢勿卑,卑就被人轻视,难以有所作为,但也不宜过亢。果党情况复杂,要适应环境,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

张义明白了,有道是屁股决定脑袋,阶级决定立场。果党毕竟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自视“统治阶级”,轻视工农群体,自带身份优越感。除此,目前的官僚体系腐败,权利缺乏监督,特权思想泛滥,自然难掩傲慢、盛气凌人。

“天津萝卜白皮红心?宁亢勿卑?看来以后我必须盛气凌人点才行。”张义无奈地笑了笑,一脸揶揄地说,“做一个外圆内方、不卑不亢的人都不行,老郑,你这是教我变坏啊。”

说着,他干咳两声,“有些事终究事与愿违,我们那些牺牲的同志,虽说必死无疑,但每次都有我参与,这就是一笔糊涂账。我和戴春风这些人都是所有红党欲除之而后快的狗特务,现在,你让我宁亢勿卑,说不定很快我也会成为军统局最令人生厌的人,里外不是人啊。”

“宁亢勿卑,但也不宜过亢。你的痛苦我理解,可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忍耐,才能在这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郑呼和忽然忍不住笑了,“张处长,不,张副主任,你好像有点......沮丧。”

张义笑了笑,收拾心情,看了他片刻:

“你是不是该回去了?”

郑呼和开玩笑说:“这就赶人了?官架子够大的,我礼都没送出去呢。”说着,他话锋一转,“对了,刚才那个女的是?”

“沈如竹。”接着,张义把她的所有情况向郑呼和详细地做了通报。

“这么说这个人可以尝试争取?”

张义摇摇头:“还不是时候。首先,她还在考察期;其次,人心易变。战士都是百炼成钢,她目前的状况还待进一步观察。”犹豫了一下,“另外......还有件事需要你上报组织。”

他的神情说不清是严肃,还是忧虑,又隐隐带着一丝佩服。

这让郑呼和有些糊涂了。

“什么事?”

“我刚得知毛齐五和他的侄子毛钟新曾威逼利诱,试图策反办事处的司机朱华,被朱华严词拒绝了。”

郑呼和先是有些意外,而后严肃:“看来他们的手段越发卑劣了。我会马上向上级汇报,让同志们提高警惕,严防以待,绝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走了,保重!”

“保重。”张义朝他伸出右手。

郑呼和却没有回应他的握手,而是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保重。”

深夜,中山四路85号戴公馆。

戴春风正抱着胡蝶睡觉,突然一阵沉闷的敲门声匆匆响起,他倏地翻起身来。这个终点赶来的事儿,他预感不妙。

因怕他吵醒女伴,他掀开被子一角,蹑手蹑脚地下了床,黑着脸将门打开。

外面是风尘仆仆的贾副官,他一脸凝重地将一份电报递给戴春风:

“汉中密电。绝密!”

戴春风却不接,带着贾副官进了书房,一屁股坐下,阴沉说道:“念。”

“是。”

贾副官拆开电文念起来:

“戴先生钧鉴,属下程慕颐诚惶诚恐谨禀:

刚收到‘寒鸦’绝笔电报,陕甘宁边区特别侦察站遭叛徒吴南山出卖,联络组副组长祁三益等十三人相继被捕.......”

“别念了,直接给我!”戴春风冷哼一声,贾副官如释重负地电报递了过去。

“饭桶,我三令五申告诫他们,各情报小组之间严禁互通信息,不准有任何横向联系,这些人就是不听,看来不重申家规家法、清理门户是不行了。”戴春风铁青着脸一把将电文揉成一团,咬牙切齿地说,“再这样自由散漫下去,我派去的那些人就会被敌人连根拔掉。”他一脸凝重,甚至有些忧心忡忡,“你相信吗?像吴南山这样的叛徒或暗中被红党策反、但仍然把我们蒙在鼓里的人,绝对不止一个。”

贾副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据他所知,这个所谓的汉中特训班,因为不能公开招生,其学员组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一部分人是特务想方设法拉进去的,有一部分是连蒙带骗拐进去的,并规定学生也可以介绍学生,以便于增加人数,如此鱼龙混杂,素质不齐,靠几个月的培训岂能真正解决问题。

正思索着,戴春风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第九期学员快毕业了吧?”

“下个月。”贾副官明白了。汉中特种技术训练班39年9月创办,共招收了9期学员,今年3月第八期学员毕业后就停办了。但军统内大部分人不知道是,第九期学员已全部转入山城白公馆特训班受训,戴春风自己也时不时去训导授课,对这期学员寄予厚望。

用他的话说:“特训班就是熔炉,是用来锤炼你们灵魂的,我要求你们把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散漫作风通通改掉,你们这些人好比废铁,我要把你们投到这个大熔炉里,把你们锻炼成钢!”

见戴春风沉默着不说话,贾副官小心问:

“戴先生,明天要去白公馆视察吗?”

戴春风摆摆手,长久的沉默后,他像是打定了主意:“马上给王新亨打电话,明天......今天天一亮我要在办公室看到他。”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