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楼的语气里充满着喜悦:
“我二叔说了,你的那批皮大衣特别受欢迎。现在阿拉木图这里有些人家里准备的燃料不足,有这么一件皮大衣,至少冬天不那么难过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集中供暖的。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哈国的社会福利情况不错,毕竟国内有那么多的能源,社会资源整合的也不错,再加上人口不多,所以公共设施还算不错。
但就这个时候而言,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想像中的那样。
城里依然有没有加入到集中供暖体系里的人,而农村更是要靠自己。
农村的还好一些,城市边缘地带的一些人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皮大衣一件卖四十美元,皮衣一件卖三十美元,皮马甲一件卖十美元。棉胶鞋一双十美元,棉皮鞋一双二十美元。”刘高楼说道,“接下来这段时间,有多少货我们要多少。”
“有点虫蛀的皮大衣呢?需要不需要?可以降一降价?”
“虫蛀?没事的,只要不破个大洞,这边都有人要的。”刘高楼现在对隔壁那个国家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直接就替他的二叔做了决定。
李龙便放下心来,他挂了刘高楼的电话,就又给红光皮革厂那边打了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说,所有的皮大衣,你全要了?”
“对,皮大衣,平衣,还有皮马甲,只要有的,你都给我发过来。十月底之前,你们如果有余力生产的话,也给我生产一批。”
“真的?你想定货?”张厂长眼睛一亮,“要多少?”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对了,你那些有点虫蛀的也拉过来吧,我要订货,咱们要签个合同,我就不往你那边跑了,你们那边有订货合同的备份没有?拿一份过来,咱们签了你就可以生产了。”
“好好好,我明天就过去!”张厂长兴奋得很。
要知道,目前因为生产工艺落后,机器设备也相对陈旧,想要生产更先进工艺的皮制品,很难。
李龙需要的那些皮大衣之类的东西,刚好就在他们的生产舒适区,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都是熟练工啊。
不管怎么说,生产这些东西能赚到钱。至于原料会不会被浪费……拜托,现在都快要关门了,还管那么多干嘛?
有了钱,生产线能继续运转,才能想以后的事情。
张厂长第二天果然带着两台卡车,拉着库存的所有皮大衣、皮衣过来了。皮马甲已经没有了,他准备继续生产——按他们自己的生产工艺,整皮用来生产皮大衣,裁下来的碎皮用来生产皮马甲,这样不用浪费。
李龙这边自然欢迎。张厂长带了卸货的人,所以李龙只是让梁双成他们负责抽检,他则和张厂长一起在会客室里讨论关于签合同的事情。
“真没想到李龙同志你搞了这么大一个收购站啊,我看着生意挺红火的。对了,前院那些汽车……”
张厂长进来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一下。李龙这个收购站比他想像的要热闹一些。
不过想一想能买得起那么多皮大衣的人,收购站怎么可能简单呢?
“那些汽车啊,是我从隔壁哈加盟共和国那边拉来的二手车……或者说车况比较好的准新车。”李龙笑着解释着:
“我现在和那边一些商行有来往,从你们这里买的皮货是卖到他们那边去的,汽车也是从他们那里拉过来出售的。张厂长,要不要来一台?车况都很好,价格绝对便宜……”
“买不起啊。”张厂长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厂子目前的情况不怎么好。这么和你说吧,李龙同志,你这两笔生意,是今年以来我们厂子里最大的订单。如果没你这个单子,我都担心下一笔采购原料的款子从哪里来。”
李龙当然不相信张厂长的话,背靠着团场,再怎么说也能生产出团场需要的产品来。
只能说目前外销可能会困难一些,但要说生存绝对不可能出问题。
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说了,李龙也不可能揭破,他笑着说道:
“那就祝咱们合作愉快了。”
合同是很简单的,主要就是李龙这边需要的数量、品质、规格,以及单件的价格。
按双方约定,价格就按李龙昨天拉走的来算,那已经是算批发价了。
张厂长的意思李龙如果要的话,起步至少五百件,李龙则是担心五百件,这一个月张厂长他们做不完。
“这一点李龙同志你放心。虽然我们厂子不大,但这种皮大衣制作起来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是五百件的大单,合算下来也就是一天十来件的任务,再怎么说我们也是能生产出来的。
我给你明说吧,昨天接到你的电话之后我就已经开始在筹措原料了。所以你放心,五百件,我们绝对是有能力生产出来的。”
“那好,第一批要五百件。后续的咱们后面再说。另外我会付百分之三十的定金,剩下的见货付完,怎么样?”
“可以。”张厂长点头同意,于是这些就写在了合同上。
签字盖章,收取定金。东西卸完之后,李龙带着张厂长他们去吃饭,准备出去的时候,张厂长扭头看了那几台车一眼,问道:
“李龙同志,这些车……都是怎么卖的?”
“伏尔加是十万元每台,拉达是六万元每台,嘎斯六九车是三万五千元每台。别看他们说是二手车。但那是从几百台里挑出来的,车况绝对没问题。”李龙说道。
“这么贵啊……”张厂长嘴里这么说着,但却还频频回头看着。
他作为厂长,目前还只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说实话,真是有点掉面子。
不过现在厂子里情况好转了一些,如果后面能够和李龙把关系拉好,生产持续向好,说不定明年或者后年,厂子里就能买台车?
当然想法是好的,还要看后续的生产任务。
其实张厂长也有自己的计划,就算李龙现在不购买他们的库存,他们也打算转型为团场的职工生产一批类似劳保制服的皮衣。
只不过因为款式问题还没定型,所以这个计划还没实施。
现在李龙的订单相当于把他们的舒适期延长了一些,可以让他们有更长的时间去调研职工们希望要什么样的款式。
其实这时候皮夹克只要价钱不很贵,样式不是特别老,年轻人还是很愿意卖的。
农村的结婚办酒席大都是在秋冬,这时候农闲。秋冬的时候穿皮夹克是最合适的,特别是皮夹克有毛领子,那就更拉风了。
这毛领子流行了好多年,到三四十年后还有不少人喜欢。
真的保暖啊。
如果李龙知道的话,他肯定会给张厂长说一句,根本就不用搞什么款式,直接把部队里飞行员或者坦克车长的皮衣改一改,改简单一点儿,定型就行了。
这时候军装仍然是很流行的,能穿一件飞行员或者坦克车长样式的皮夹克,立刻就会在聚会里成为中心人物——要知道,陆军的也就罢了,现在仿制的太多,飞行员、坦克车长服装,那几乎是宝一样的存在。
当然,只是说一说。
吃过饭,张厂长带着车匆匆回去,他要立刻组织生产。吃饭的时候他还问李龙如果十月底他生产的皮大衣多了怎么办?
李龙说只要合格,他照收不误。
张厂长这就放心了。
张厂长离开之后,李龙这边的生活就变得规律起来。
今年的八月十五二哥李安国一家和姐姐李霞一家都是开着车回来的,这让李家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当天虽然还在拾棉花,但李家自己人都在过节。在地里拾棉花的零工也每个人得到了两块月饼和两个苹果。
零工们开心极了,对他们来说这可是额外的收获,毕竟现在在门市部里,这样一个五仁月饼卖一块钱一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