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934章 百亿VS三百亿:烧钱大战3.0

第934章 百亿VS三百亿:烧钱大战3.0(2 / 2)

事实上,“主营业务不赚钱、甚至亏钱,却通过交叉销售或生态效应实现盈利”的模式,在商业社会中极为常见。它不仅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策略,也被众多传统巨头所用。

例如游戏行业:索尼、微软、任天堂等主机厂商往往以成本价或微亏价格出售硬件,目的就是快速扩大用户基数,将玩家引入自身的生态闭环。

一旦用户选择了某平台,后续的游戏购买、会员订阅等消费,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

再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会员制超市:以接近成本价销售商品,盈利核心实际来自会员费。

用户必须先支付‘入场费’,才能获得购物资格——这笔前置费用既为纯利,也提前锁定了客户忠诚度。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合约机”:手机免费或低价入手,但需承诺长期通信套餐消费。

这些模式,本质上都是“以饵带钩”。

回到此番彼岸与阿里的本地生活大战——何为“饵”,何为“钩”,已不言自明。

阿里之所以必须出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防御:如果京东、抖音与饿了么成功整合外卖及本地生活服务,使用户习惯在它们的生态内完成一切消费,那么美团与支付宝的打开频次必将大幅下降。

对阿里和美团而言,这已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关乎未来的生存资格。

“如果我不做,而对手做了,他们就会逐步蚕食我的用户、我的数据、我的市场份额,最终动摇我的核心业务。”

所以,即便不赚钱,也必须入局。这本质上是一场“流量军备竞赛”,是为了不被下一代互联网生态踢出局。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彼岸系打出的一记“请君入瓮”。

资本市场,从来就没有简单的竞争。

每一个举动背后,都藏着深远的战略意图。

随着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更多重量级玩家涌入,外卖市场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和模糊。

“即时零售”,已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新主战场。

这场战争的终局,或许不会属于任何单一平台,而将属于那些真正能够将电商效率、本地化服务与极致用户体验融于一体的“生态型玩家”。

至于最终谁能够胜出——笔者现在这喝着免费薅的奶茶,与大家一样,拭目以待」

看着自己这篇文章再次引发网友热烈关注,不到一天评论就已破千,并且被多家平台迅速转载,王壮内心涌起一阵熟悉的满足感。

作为36氪的资深记者——用当下流行的话说,算是首席记者。

他以深度、独家且极具影响力的商业报道在业内建立起声誉。

此前《别让某呗迷失了你的双眼》《陌路枭雄:贾跃亭与乐视的深情告别》《从大圣归来,看到彼岸科技的含金量》等多篇爆款洞察类文章,都出自他的手笔。

正因为《36氪》背后有彼岸科技的投资,王壮在最近一系列事件中,信息渠道比多数同行更广一些。

从蚂蚁集团之前的负面舆论,到眼下美团与饿了么的补贴大战、京喜与并夕夕的舆论交锋……

他看得比旁人更清晰。

说到底,这一波波风浪背后其实只有一句话:“阿里蚂蚁要上市,彼岸不让阿里蚂蚁去上市,阿里偏要蚂蚁去上市。”

这本质上是华夏互联网领域中,彼岸与阿里两大派系的博弈。

然而这两家依旧只是明面‘赌桌’上的‘筹码’而已。

王壮是行业里的老油条,他太清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

读者喜欢看交锋、看爆料,就象征性地写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

至于真正不能碰的底线,他心知肚明,否则一个不小心,《36氪》直接被他一篇文章给端了,到时候他就是想烧纸都找不到坟去哭。

不过眼瞅着网上舆论此起彼伏闹得越来越凶,王壮隐隐觉得,上面也差不多快忍不住了。

“陈默这次也太不像话了,他想干什么?”

“是时候敲打一下了,免得有些人真以为天老大、他老二。”

“上次住建那边找他谈话,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反倒被他‘教育’了一通。简直倒反天罡,不知大小。”

“不过北边确实护犊子护得紧,加上彼岸现在是京城的门面,我们算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我们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这次老马没少打电话,他有些关系,比我们说话管用。”

“我建议咱们这边也出出力,为蚂蚁接下来的上市路保驾护航,毕竟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不是么?”

“好。”

与此同时,全军出击精英小队在成功获取关键资料后,迅速兵分两路,如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巨手,缓缓伸向了蒋帆与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