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就事论事(1 / 2)

第2106章 就事论事

金棕榈,真的吗

“拉倒吧,也就是那群跪舔安森的人在胡扯。”

“和哈内克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纯粹就是安森的流量而已。”

“请勿碰瓷哈内克,差得太远,并列讨论都是在侮辱哈内克。”

“其实吧,也就那样。”

一片唏嘘。

戛纳影迷瞬间愣住了,等等,事情不对劲呀,怎么回事

有一种观点很快拥有了大量支持者:

“与歌同行”就是标准的奥斯卡颁奖季传记电影命题作文,缺少新意也缺少亮点,并且在奥斯卡作品里也排不上号,完全比不上“美丽心灵”,和今年开幕片“赛末点”也存在差距,这样的作品能够进入戛纳主竞赛,完全就是因为安森的流量,真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一桶冷水,直接泼下来,透心凉。

依附在如此观点底下,种种意见分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切入,徐徐地展现“与歌同行”的真实感受。

首当其冲地,还是故事。

为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的爱情唱赞歌,这不稀奇,“莫扎特传”、“美丽心灵”等等故事都对现实情节进行了艺术化的改编,甚至是扭曲事实,这在电影产业里屡见不鲜,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人物弧光。

约翰尼身上的故事线,杰克、雷、薇薇安、乐队成员等等支线全部没有收尾,最关键的遗憾在于没有一个人物弧光,电影完成了爱情救赎的弧光,却没有在原生家庭和信仰皈依的线索完成叙事闭环。

琼-卡特更是如此,为了避免观众的反感,两位前夫都没有出现,本来这不是问题,这就是一种叙事诡计,问题在于她在婚姻里的困境、她在舆论里的狼狈、她又是如何通过救赎约翰尼完成自我救赎的,这些情节在电影里冒了一个头却全部略过,导致她成为一个完美的圣母形象,为拯救约翰尼而存在——

本质工具人。

当然,不是糟糕,七十分是没有问题的,剧本避免了大部分传记电影流水账叙事的毛病,抓住一条主线核心,把故事和人物串联起来,这一份工作已经超越大部分命题作文。

但优秀,算不上;更不要说经典了。

其次则是人物挖掘,中规中矩。

本来,约翰尼和杰克的羁绊、又转移到琼-卡特的身上,这是一条清晰完整的叙事线,并且以娱乐产业光怪陆离的诱惑与黑暗作为考验,叙事已经拥有了挖掘深度的可能。

可惜,曼高德就是一个好学生,点到为止地在表面浅尝则止,不要说如同“隐藏摄像机”一样深刻探讨人性了,即使是在“赛末点”那样娱乐效果十足的情况下调侃人性面前,也依旧显得浅显、呆板和敷衍,甚至娱乐效果也完全比不上,

最后还有导演的镜头。

调度、剪辑、构图等等都太规矩了,包括收尾的结束方式,工工整整。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份好学生乖巧懂事的七十分答卷,差是不差的,但和优秀也有相当明显的差距。

可以这样理解,“与歌同行”是典型的颁奖季命题作文,从头到尾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追逐中庸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