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摇摇头,“不,今天一样是彼得-帕克模式,穿上制服、只是没有面具而已,难道大家就认不出来了”
微微一愣,全部哄堂大笑起来。
“可是,为什么是白色西装,不应该是约翰尼-卡什吗”
“为了避免电影放映结束的时候大家认错人,分辨不清楚电影和现实。我意识到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已经非常困惑,常常怀疑自己在做梦,于是我体贴地给予一些小忙,避免大家糊涂,毕竟都不容易。”
一本正经的提问,一本正经的回答——
爆笑如雷,集体哄笑,整个红地毯喧闹不已。
短暂的玩笑过后,还是有记者把话题拉回正轨,“安森,某种程度上,两年前‘大象’在戛纳收获的赞誉是你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此次重返戛纳,你的心情如何,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另外,你是否期待着得奖”
安森嘴角的笑容完全绽放,“不,没有期待。两年前是一个惊喜,两年后也是一样,我们没有任何期待。”
“毕竟,我不是西恩-潘,我非常清楚这一点。”
集体哄笑——
西恩-潘,1996年的柏林、1997年的戛纳、1998年的威尼斯,三年三座奖杯,以风卷残云的姿态成就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全满贯。
“影帝/影后满贯”本来就非常困难,历史上完成如此壮举的演员屈指可数,结果西恩-潘还完成得如此迅速,即使是一众老戏骨也全部败下阵来。
唯一能说的就是,奖项,确实需要一些运气。
此时,安森提起西恩,显然是在自嘲,毕竟,这位演员依旧贴着花瓶标签,至今不曾证明过自己。
准确来说,整个好莱坞都笃定地相信,“与歌同行”是安森挑战演技冲击奥斯卡的首次尝试,当初还引发群嘲来着。
“心情,还是稍稍不一样的。”
“因为我知道这里的氛围,怀抱轻松的心态抵达这里,希望能够和电影爱好者们享受十天的观影旅程。”
“过去这几天,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而今天位置稍稍改变,接下来是我接受考验与审视的时刻。”
“希望大家能够依旧享受接下来在卢米埃尔大厅的两个小时。”
人群里,有人扬声询问,“安森,难道你没有信心吗”
安森轻轻耸肩,“信心,当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甚至可能漫溢出来,毕竟,这是好莱坞的入门基础。但我的信心不足以改变你们的想法,只能够支撑我对抗你们的攻击,所以,我做好准备了。”
“希望你们也做好准备。”
再次,笑声炸裂,伴随掌声和口哨,气氛好不热闹,空气一片沸腾。
转眼,今年戛纳电影节已经过半,高潮迭起、热闹非凡,热点和重磅一波接着一波,完全停不下来;然而,在安森面前全部黯然失色,即使是在这样的场合,安森依旧轻松脱颖而出,抢走全部焦点。
那滚滚热浪,张牙舞爪地跟随安森朝着卢米埃尔大厅汹涌而去。
接下来就是检验真章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