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3章 特別要员(2 / 2)

年轻人抬起头来,在看到罗杰之后微微一愣,哑然失笑,“看来,在坎城已经不是秘密了。”

“其实,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发送邮件的那五秒钟而已,但这五秒钟就是连通大西洋的关键。”罗杰调侃了一句。

“哈!”年轻人高高举起双手,眼睛明亮,笑容绽放,“三秒。我需要的就是这三秒!”

看来,邮件发送成功了。

罗杰能够感受到那种喜悦,心情也跟著开怀起来,“第一篇稿子我听说了,但我觉得这次『纽约时报』玩的不是正当游戏,所有视线都会集中在他们身上,得来全不费功夫,恐怕就连官方场刊也必须靠边站。”

“罗杰,这是攻击吗”年轻人笑了。

罗杰摇摇头,“不,这是羡慕。”

“哈哈。我不这样认为,人们甚至不认为我是一位好演员,又怎么可能关心我是一位优秀的影评人呢”

“不,你错了。不管好坏,重点在於你是『安森-伍德』。”

坐在对面的安森摊开双手,“我猜,我应该让那些质疑全部滚蛋。我必须做我自己,否则就不能生活了。”

那坦然的模样让罗杰没有忍住,直接笑出声。

此次前往坎城,安森有不同任务,迪奥和阿迪达斯的联名系列宣传、“罪恶之城”製作人、“与歌同行”演员,另外,“纽约时报”还邀请安森开闢了一个专栏,专门撰写安森在坎城的感想——

不是游记,而是影评。

显然,这是石破天惊的一次举动,可以想像此时此刻北美大陆的惊涛骇浪。

正如安森所说,作为演员,他的身上依旧背负诸多爭议,而现在“纽约时报”却破天荒地邀请安森担任影评人。

儘管不是坎城评审团成员,但“纽约时报”的权威和地位摆在那里,震撼程度丝毫不逊色於加盟电影节评审团。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纽约时报”抓住两年前坎城电影节的热门话题,试图將安森的影迷身份发扬光大,並且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安森的审美水平,不止是作为演员和製片人,同时也是作为电影爱好者。

但问题在於,安森的电影神审美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种精心包装的结果

那么,这是一次炒作噱头,还是一次真诚合作

在不少人看来,“纽约时报”显得鸡贼,投机取巧,因为人人都知道,普罗大眾根本不在意安森的审美喜好、也不在意坎城电影节作品的质量,纯粹就是想要看看安森锐评电影,吃瓜围观,八卦狗血。

换而言之,“纽约时报”本来就是目的不纯,他们在乎的根本不是影评本身,而是安森流量所带来的关注。

尤其是在奥斯卡落幕之后,“纽约时报”不可能不知道安森对学院的衝击,但“纽约时报”没有站在传统学院派这里,而是以这样一种姿態为安森宣传造势、为安森打造形象,进一步增加安森对抗学院的底气。

目的,真的那么简单吗

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安森的影响力了,哪怕只是打一个喷嚏,种种意见和观点也全面冒头,现在却不仅仅因为嫉妒而已,而是因为安森真正具备撬动槓桿、分配利益的能力。

站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没有人能够免俗。

不过……安森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