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2章 雾里看花(2 / 2)

忽然之间,他有些內疚。

他们一直在调侃安森作为影迷的热情,不管最初原因是什么,但內心深处其实都带著傲慢与偏见,因为他们不相信高高在上如安森,居然也会和他们这些普通影迷一样真心实意地喜欢那些电影作品。

然而,安森也是一个普通人,在喜欢电影这件事上,他和他们都是一样。

难怪人们总是说,好莱坞、名利场总是雾里看看得不真切,好的坏的都是一样,如果仅仅依靠道听途说,那往往不是真实的,只有拉近距离之后,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亲身经歷,才能够触碰到些许真实。

“那么,『与歌同行』呢”奈尔斯抓住一个关键。

安森扶额,“儘管遗憾,但那一天必须清空出来,以至於我不得不放弃一种关注单元里的两部作品。上帝,我恨工作。”

奈尔斯一愣,不由直接笑出声,“这一点我能够共鸣,我也痛恨工作。蔚蓝海岸的度假也变成一种折磨。”

看著安森不相信的眼神,奈尔斯说,“第一天第二天,期待满满,兴高采烈,但相信我,从第三天开始就坚持不住了,再往后一点几乎看不下去,只希望这见鬼的电影节儘快结束。”

“但是”安森接了一句话。

奈尔斯略显无奈,“但是……电影节真正结束的时候又有一种空虚感,疲倦过后的怀念,不需要费多久,不由自主开始期待明年再次前来坎城。一切就是一个循环。”

“如同人生一样。”安森说。

奈尔斯微微一愣,直接笑出声,“的確,如同人生一样。”

2005年,初夏时节,第五十八届坎城电影节徐徐拉开帷幕。

在铺天盖地沸沸扬扬的镁光灯聚焦之中,“赛末点”率先登场,伍迪-艾伦携手斯嘉丽-詹森闪亮登场,为一年一度的电影狂欢派对吹响开启的號角,群星薈萃的红地毯杀死无数菲林,滚滚热浪全面引爆。

也许有人试图否认试图视而不见,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號召力和话题性確实令人讚嘆。

自千禧年以来,坎城电影节一直试图利用开幕式电影製造话题吸引目光,但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直到今年,首次走马上任的蒂耶里-福茂背负压力和骂名,向好莱坞伸出橄欖枝,邀请到了伍迪-艾伦——

在一片疑虑和担忧的声音里,“赛末点”大获成功,法国媒体集体高潮,甚至有人喊出“这是『安妮-霍尔』以来伍迪-艾伦的最佳作品”。

当然,如此讚誉略显夸张,但媒体还是普遍认同,这是伍迪十年以来最佳,重现老爷子的黑色幽默。

为此,媒体记者纷纷围堵伍迪-艾伦,询问他为什么拒绝进入主竞赛单元,这完全是一部具备竞爭力的作品;伍迪轻描淡写地表示观眾喜欢电影才是最重要的,但很快坎城坊间的流言就慢慢传播开了。

其实,伍迪对“赛末点”欠缺信心,儘管他自己非常满意非常喜欢,但自1997年的“解构爱情狂”以来,他拍摄了七部作品,毁誉参半,挑剔苛刻的影评人始终逮著他不放,纷纷攻击他已经过了创作巔峰。

所以,伍迪答应前来坎城,但拒绝进入主竞赛,就是为了避免遭遇围剿攻击。

却万万没有想到,“赛末点”强势反弹,一扫近年的低迷与困顿,回春来得如此突然也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伍迪毫不掩饰自己对斯嘉丽的讚赏,“赛末点”的灵感繆斯就是斯嘉丽,这也是电影焕发新生的原因。

在一片沸沸扬扬的喧囂和嘈杂之中,主竞赛单元的第一炮“隱藏摄像机”似乎被遗忘在角落,悄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