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世子稳重点 > 第九百一十六章 布局邻国

第九百一十六章 布局邻国(1 / 2)

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蒙古。

来自千年后的赵孝骞,一直记得这些内容。

当然,如今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大宋的军事强大起来了,赵孝骞即位后,正在着手解决内政,不出几年,国内经济也将强大起来。

军事和经济强大了,大宋的武器更是无敌于天下,这个世界早已改变了模样。

史书上的强敌,灭了大宋的金国和蒙古,自然也不可能对大宋造成太大的隐患。

可是站在赵孝骞这个皇帝的立场来说,无论金国和蒙古如今多么弱小,它终究是大宋的隐患。

前世史书上灭了北宋和南宋的,就是它们。

如今大宋有这个能力,为何要留着它们苟延残喘?

还是那句话,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代,因为下一代不具备赵孝骞的能力和优势。

赵孝骞只能在有生之年,尽力地为下一代子孙扫除这些隐患,给他们打下太平盛世的基础。

或许,扫除这些隐患后,他的下一代仍然要面对许多新的,未知的隐患和强敌,那又如何?

赵孝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下一代人有下一代的使命,穿越者不是神,他能做的,也只是弥补史书上的遗憾,为这个国家消弭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但他预料不到百年千年后的变化。

赵孝骞语气坚定,但在座的众臣却怎么也无法理解。

区区几个隶属于辽国西北路招讨司名下的蒙古部落,为何被官家如此重视和敌视?

解决女真完颜部,许将他们可以理解,毕竟根据皇城司的情报,女真完颜部占领黄龙府后,他们的军队扩充越来越多,地盘也越来越大,辽国国力衰弱,已无力剿灭他们,只能忍着恶心给完颜部的首领封官。

大宋将来灭了辽国后,确实应该顺手也灭了女真部,他们真的对大宋构成了威胁。

但蒙古部落到底干了啥,令官家不惜下旨对他们赶尽杀绝。

“别问,问就是隐患,极大的隐患!”赵孝骞懒得解释。

他知道,就算解释了,许将他们也无法理解,因为蒙古对大宋干的事,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没发生,说出来未免匪夷所思。

许将等人只好将满腹疑问埋在心中。

赵孝骞抬头看着甄庆,道:“今日开始,皇城司要派出眼线,潜入辽国西北路招讨司,严密关注蒙古诸部的动静。”

甄庆躬身道:“臣遵旨。”

赵孝骞沉思半晌,缓缓道:“如今蒙古依附于辽国,受西北路招讨司节制,其中蒙古的阻卜部,白鞑靼部,乃蛮部更是依附辽国的铁杆,辽国对外用兵时,此三部的壮丁常被辽军征调。”

“皇城司眼线潜入草原后,严密关注一个名叫‘孛儿只斤’的家族,弄清楚他们的部落,牧民,财产,家族主要亲系成员,以及这个家族对蒙古诸部的影响力等等,查实后马上奏报于朕。”

甄庆默默念着“孛儿只斤”这个绕口的名字,然后躬身道:“是,臣遵旨,皇城司必不负官家所托。”

赵孝骞点头,“孛儿只斤”是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家族,算算年月时间,如今成吉思汗还没出生,他爹“孛儿只斤也速该”应该也没出生。

但赵孝骞脑海里的记忆有限,不记得成吉思汗他祖父或是曾祖父的名字。

所以只能让皇城司记住“孛儿只斤”这个家族的名字,让眼线探子去查个清楚。

总之,大宋要在这个家族和部落没有崛起之前,一个不留地灭掉。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方蒙古孛儿只斤家族恐怕根本想不到,大宋的皇帝已无声无息地盯上了他们,并且针对这个如今看起来还十分弱小的家族,布下了死局。

安排过后,甄庆突然道:“官家,若是条件足够的话,皇城司密探发现了孛儿只斤家族,可否允许对这个家族的成员直接刺杀?”

赵孝骞沉默半晌,摇头道:“不,留着他们,待我王师北伐,一举灭之。朕要灭的,不仅仅是这个家族,而是蒙古诸部的所有人……”

“车轮放平。”

众人顿觉浑身寒毛直竖,帐内弥漫着一股阴冷肃杀之气,冰凉直沁骨髓。

说完了针对女真完颜部和蒙古诸部的布局,赵孝骞转头看着种建中,道:“殿前司调拨五千兵马东渡日本,归入张嵘麾下,如今张嵘可有军报传来?”

种建中如今官居殿前司都指挥使,真正掌握着大宋京畿兵马大权,闻言立马躬身道:“张嵘已派人送来军报,言称我大宋王师在日本九州岛已站稳,他们杀了很多本地土著,张嵘说是……奉了官家的旨意杀的。”

赵孝骞面色平静地点头:“没错,是朕给张嵘下的旨,以前他率五千兵马登陆日本,是朕给他的兵马不够,如今张嵘麾下已有一万兵马,当然应该大杀四方。”

众人皆愕然,许将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想劝谏,但终究还是暗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赵孝骞淡淡地道:“朕知道你们想劝谏朕,应行仁义之道,不可妄开杀戒,不过,朕奉行的是‘内圣外王’,尤其是对日本这个邻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这个国家的人命,不必太在乎,朕要的是他们的地盘和矿产,还有成年壮丁的劳动力。”

“既然张嵘所部已在日本站稳了脚跟,那么告诉张嵘,让他率部占领日本的银矿和铜矿,征调本地土著当矿工,开采银铜,运回大宋,朕等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