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宝虽是刚刚成型,但得顾元清烙下道则印记,便已算是道器级别。
道器出世,自要历经天劫,经过天地力量洗礼和淬炼,从而诞生灵性,并与天地大道建立联系,方可发挥神威。
此天劫力量初一下,就堪比顾元清渡过的混天大劫,大印虽是初成,但似乎已是微具灵性,感应天劫之力,未觉得害怕,反倒是跃跃欲试般,得顾元清力量灌注飞上半空,迎向天劫。
天劫之中蕴含劫气,可劫气之内又暗藏天地造化。
“轰隆!”
数丈之粗的火红色天雷撕裂苍穹,入北泉洞天之内,狠狠劈在大印之上。
雷光散开,将印身包裹,发出刺目的光芒。
大印周身符文流转,山川虚影明灭不定,其上诸般法阵自发运转,光华大放,不断化解、分散着雷霆的毁灭之力,同时将其精纯的天地元气和劫雷中蕴含的造化之力汲取、炼化,淬炼着印身的每一寸材质。
顾元清的心神紧密附着于大印之上,操控着印内重重法阵的运转,主动引导雷霆之力,洗炼那些刚刚烙印上去的道则印记,使得它们与印身材料的结合更加紧密、圆融。
他的神魂力量也与大印初步诞生的微弱灵性缓缓交融,建立起超越寻常法宝心神联系的本命羁绊。
同时,他也随时准备动用御物之力,在雷劫超出大印承受极限时加以干涉,确保不发生意外。
天雷一道强过一道,颜色由红转紫,再化为赤金之色,威力呈几何级数攀升。
劫云翻滚,仿佛天地震怒,欲要将这道器扼杀于萌芽。
大印在连绵不绝的雷光洗礼下,气息节节攀升!
印身之上,那微缩的北泉山群峰虚影愈发凝实,顾元清更是调动北泉洞天中的浩荡元气,源源不断地隔空注入大印之中,支持着它完成蜕变。
第七波到来之时,其力量仿佛直接攀升到了混天不死层次。
气息之恐怖,压得乾元岛上修士心中颤栗。
裘卫风收敛了气息站在岛中看着天上不断下的劫雷,他看不到北泉洞天之中,却能大略判断这并非修士渡劫,而是顶尖层次的道器出世。
而更让他在意的是……这天劫之力竟是向另一个洞天之中,难道就不怕天雷伤及洞天吗?
他来到这里这么久,自然知道负山玄龟背上还有另外一个洞天存在,而且那里才是顾元清的真正根基所在,清平洞天对于乾元宗来更像是一个用来修行的秘境。
他很好奇,不过,却没有任何要去窥探的想法。
只是对顾元清的做法有些觉得奇怪罢了。
一般来讲,修行宗门之中,天变之劫或许会在宗门内渡过,而其上的阴阳之劫则多会在外面渡过,至于混天之劫,几乎没有哪个会在宗门内渡过的。
其波及范围太广,宗门内的修士很容易牵扯其中,太过危险。
修行界历史上甚至还有过渡大劫导致自家宗门尽毁的例子,也出现过有修士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渡过天劫,跑到仇敌宗门渡劫,意图同归于尽的。
但对这样的事情,似乎乾元宗内并不以为意。
乾元宗的修士们自然是见怪不怪,这样的事情已是发生过多次了。
洞天之内,顾元清看着最后一重天劫,轻笑一声。
心神与大印合一,大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华,洞天虚影几乎化为实质,印身之上的诸般道则烙印同时亮起,引动周天法则共鸣!
“轰!!!”
巨响爆发,刺目的光芒让天地失色。
……
待得光芒散尽,劫云悄然消散,天空重现清明,大印依旧悬浮于空,通体光华彻底内敛,颜色变得更加深邃古朴。
印身之上,自然浮现出丝丝缕缕玄妙的雷霆纹路,此乃天劫留下的印记。
一股更加浩瀚、灵动的气息散发出来,与天地大道的联系变得紧密了起来,仿佛它本身就是这方天地规则的一部分。
其中原本显得虚浮的道则印记烙印也变得清晰了起来,以顾元清留下的一丝道则印记本源道蕴为引在天劫之中化为了类似天人世界道则印记的模样。
道韵圆满,灵性自生,顾元清能清晰感觉到大印之中传出来的雀跃之感。
他抬手一招,无需多动用心念,这个大印迅速缩到巴掌大,如飞燕归巢般,在顾元清手心之中,缓缓旋转,一种血脉相连、如臂使指的感觉油然而生。
历经天劫洗礼,终成道器!
“你便还是叫北泉镇世印吧,期望有朝一日,真能有此威势!”
这名字原本是顾元清一道神通之名,而现在则被他直接用在了这方大印之上,也正好感觉合适。
不过,此时的大印只是初成,想要真正对顾元清有大的帮助,尚且需要一些时日温养和成长。
而且,要养其灵性,还需得采纳山川河流之道蕴以助其成长。
而对此,他早也有了计划,天劫结束之后,他便又将之收入天人世界之中,再以自身道蕴将之温养。
四十九日之后,便由一道分身带着此印以天钓之术送入修行界大陆之上。
他的脚步行走在各种灵山大岳、山川之间。
在一座巍峨大山之巅,他引动印诀,北泉镇世印微微震颤,印身上的微缩群山虚影仿佛活了过来,与这大山山势产生共鸣。
一丝丝精纯厚重、承载万古的山岳雄魄之气,被缓缓从山脉龙脉中牵引而出,如同流光融入印玺之中。
印身似乎更加沉凝了一分,那山形印记多了一分厚重。
澜沧江源头,他祭起大印,悬于激流之上。
奔腾的江水之中,一股至柔至善的水韵灵机被汲取出来,化作湛蓝色的氤氲水汽,缭绕着印身,最终被印钮处的洞天虚影吸纳。
大印之上江河的虚影在隐隐流动,气息之中便多了一分灵动与润泽。
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座大泽之前。
北泉镇世印沉入沼泽核心,吸纳着那融合了水、土、木、乃至无数水族生灵气息。
这股气息让印玺之上的灵韵变得更为复杂、微妙。
他亦曾驻足于地火奔腾的火山群,采炼一丝地火精粹,使印玺带上一份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