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这么让他走了。”
过了好一会,许大茂才反应过来,满脸疑惑的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反问了一句:“不让人家走,你想干什么。”
许大茂脸上露出气愤之色:“干什么。我就不信你没看出来。他们这次过来,明显是不怀好意。”
“不傻啊。”何雨柱笑了笑。
吴前提前打听到家具保存的地方,还还专门带着几个小混混,来到这个四合院。
这是什么意思,当然很明显了。
他们肯定提前调查了许大茂的情况,想要从许大茂的手里把家具弄走。
许大茂没好气的道:“你才傻呢。我又不是瞎子,他带着几个混混过来,这明显是不给你面子。”
何雨柱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行了。别在我面前耍心眼了。
你知道他背后的老板是什么人吗?”
“什么人?”
“人家以前住颐和园的。”
作为背景人,许大茂自然明白,住在颐和园是什么意思。
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嘴上却硬了起来:“住颐和园又怎么样,现在是新中国。”
何雨柱懒得答理他:“人家都给了那么大的礼,就别追着不放了。
走吧。”
“去哪?”
“龙顺城中式家具厂。”
何雨柱找人打听了一下,才了解这个龙顺城中式家具厂。
龙顺城还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光绪初年就开业了。
五十年代末龙顺成合并了BJ三十五家硬木家具作坊,集北方明清家具各流派之大成,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家具特色——“京作”。
两人坐着车来到了龙顺城。
“何老板,许老板,我是龙顺城的朱秉山。”龙顺城的朱厂长已经在门口等着何雨柱了。
何雨柱道:“朱厂长,你好。今天麻烦你了。”
“不麻烦。我们就指着这个做生意呢,你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朱秉山笑着道。
他们一起进了龙顺城,看到工人正在用机器加工木材。
许大茂好奇的问:“我记得加工这些都是用手工啊,你们怎么还用那么多的机器。”
朱秉山解释道:“以前都是用手工,后来才用的机器……”
他给两人详细的介绍了一下龙顺城的历史渊源。
许大茂听的不认真,他更多一旁工人的加工程序感兴趣。
何雨柱倒是很认真的听着,还问了一些制作的工艺。
这年头,国人不重视专利。经过建国三十多年的发展,那种传统的门户之见也都消失了。
朱秉山对何雨柱的介绍,那是一点都没有藏私。
何雨柱听了之后,还提醒他:“朱厂长,国外现在都非常重视专利,那些外国人特别擅长利用专利赚钱。
你们的那些手艺,都是工人辛辛苦苦钻研出来的。
我觉得,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告诉别人。”
朱秉山一愣,很快就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他不懂什么专利,但知道手艺值钱。
“何老板,多谢。我带着您去仓库看看吧。那里有不少的珍品。
可惜,你们来的有点晚了。前段时间,有个香港来的老板,从里面挑了不少的家具。”
何雨柱没提吴前的事情,跟着朱秉山进了仓库。
厂库内,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也不为过。
难怪吴前说,这里有大量的明清家具。
“仓库后面,都是运动的时候送过来的。
当时我们觉得烧了可惜,又没办法卖到国外,就只能找个仓库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