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方原本具备犯罪嫌疑,然后又证明有不在场证明的犯罪嫌疑人证明另一方具备犯罪嫌疑、但是没有不在场证明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在场证明。”
“利用类似双船跳的方式让两个犯罪嫌疑人都成为无罪者。”
千叶警官将他刚刚的解读重新说明了一遍。
听到这里,向源光的手指微微敲击在咖啡杯的外壁。
他在思考。
短暂思考。
————这是检事方提出来的观点。
想要论破检事方,那么从检事方提出来的观点进行论破是再好不过,不过,这个观点弱点在什么地方呢?
向源光思索着。
首先,论破这个观点首先要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才行。
原本检事方提出这个理论是因为检事方认为猿桥胜有绝对的不在场证明,猿桥胜是打算以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来证明杀人的月形龙太郎也有不在场证明。
认为这种情况符合检事方提出来的忍法模型。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猿桥胜不再具备不在场证明,忍法·制造不在场证明之术的理论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可是,如果将思路逆转过来的话。
似乎也并非就不能将情况套入这个模型中。
向源光的敲击咖啡杯的手指停下。
他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随后说道,
“杉浦检察官,千叶警官。”
“你们的意思是,被告月形龙太郎使用记录在自己的书里的忍法试图制造不在场证明,借助自己的弟子猿桥胜脱罪是吗?”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反过来,这也是适用的呢?”
听到这里,杉浦检察官与千叶警官顿时一愣。
审判庭的旁听席上也变得议论纷纷起来。
众多听众感到疑惑。
这个模型的双方还能够逆反过来吗?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月形龙太郎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在场证明,也就是说,月形龙太郎的情况是绝对无法套入这个忍法公式的。
故而,这玩意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符合生效。
如果将双方的位置进行调换,那么这个忍法攻势就直接不成立了。
旁听席的众多听众已经看出来了不对劲的地方。
杉浦检察官与千叶警官就更是如此。
尽管他们相对于同行来说可能不是很优秀。
但是比起旁听席的普通听众却是要强上不少。
因此,杉浦检察官与千叶警官也思考了向源光提出来的可能性,然后才得出来不可能的结论。
就连主位的审判长也察觉到了几分奇怪的感觉。
他好奇的问道,
“向源律师,这要怎么才能够逆转过来呢?”
“月形龙太郎与猿桥胜之间不可能反过来还可以成立这个忍法公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