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国政府想接收德国甚至是英国的军舰,卡洛和西班牙政府是乐于见到的。
接管战败国的军舰虽然能让海军实力一下子变强很多,但也代表着海军军费开支会呈数倍增长。
对于本土工业和经济受到极大摧残的法国来说,一下子接管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就是法国海军强大之后,英法矛盾会再度激烈化。虽然英国已经加入到世界大战当中,但想凭借这场世界大战击败英国,难度还是很大的。
英国本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打败英国,就必须得登陆英国本土。
可以预料到的是,协约国各国合力打败德国之后,除了西班牙之外,没有国家再有能力发兵登陆英国本土。
强行和英国死磕对西班牙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毕竟考虑到二战中即将崛起的两个国家,欧洲还是需要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来维持局势的。
相较于二战中的英国,卡洛更加忌惮的是二战中崛起的德国和俄国。所以有可能的话,在合力击败德国之后,卡洛还是想和英国政府握手言和的。
至于到时候的法国和意大利是否愿意与英国握手言和,那就不是卡洛该考虑的事情了。
如果法国政府并不想和英国和谈的话,那法国政府就得自己出兵登陆英国本土。西班牙可以为法国提供帮助,但法国政府到底愿不愿意再兴兵进攻英国,可不是卡洛说了算的。
在得到这份战果之后,卡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命令西班牙王室所控制的各大报社媒体,加快传播这一喜讯。
海战的胜利不仅能够提振民心和军心,同样也能让其他的中立国家明白,目前的协约国在陆战和海战上都已经获得了优势。
在空军没有成气候的情况下,陆战和海战都能获得优势,也就代表着胜利的天平已经不断的向协约国倾斜。
之所以让报社加快传播这一消息,一方面确实想要提振西班牙甚至整个协约国的士气,另一方面则是潜移默化的提醒美国政府,希望他们尽快行动,不要耽误了时机。
美国政府加入世界大战肯定是想分一杯羹的。要是等到欧洲大战局势已定,美国还没有加入世界大战,那也就没有加入战争的必要了。
相信美国政府会明白卡洛的用意,想要在世界大战中分一杯羹,美国就必须得提供足够的贡献才行。
西班牙各大报社的行动很快。其实早在这场海战分出胜负之前,各大报社就已经在准备相关的胜利战报了。
这并不是说各大报社相信西班牙海军能够取得胜利,而是在舆论方面西班牙绝对不能主动认怂。
这场海战不管谁取得胜利,西班牙的报社都必须报道西班牙是胜利方。如果自己承认自己在海战中战败的话,不仅会对西班牙的军心民心造成打击,同样也会让协约国的其他国家因此而失望,丧失对战争的信心。
英国方面其实和西班牙是同样的想法。虽然这场海战理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方,但从双方损失来衡量,英国绝对是战败方。
不过这并不影响英国政府的舆论宣传,在英国各大报社的报道当中,英国和德国的海军主力联合击败了协约国的联合舰队,并且击沉了协约国五艘无畏舰,是海战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
英国的报社也算掌握了舆论宣传的精髓。整条新闻报道采取七分真三分假的手段,让不太清楚海战局势的英国民众很快就相信了英国在海战中取得胜利。
也确实,报社报道的协约国的海军损失都是真实的。协约国的联合舰队确实损失了五艘无畏舰,这在英国民众看来已经是相当大的损失了。
既然协约国的海军有如此巨大的损失,那协约国自然是战败方,同盟国自然而然也就是战胜方了。
通过提出协约国的战损,让民众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同盟国是战胜方,这不仅能让民众相信新闻报道,同样也能让民众相信英国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样的手段是很有效果的,并没有人对报社的新闻报道提出质疑,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在海战中已经取得胜利。
这也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协约国和同盟国这边都对外宣称自己是海战的胜利方,双方也都拿出了对方大概的战损情况,认为对方在海战中损失惨重。
因为许多军舰早已经沉没海底的原因,就算各国民众亲自前往战场周边,也是根本无法判断双方的具体伤亡情况的。
这也导致同盟国在宣称自己是战胜国时很有底气,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谎言是否会被揭穿。
卡洛也注意到了英国人在舆论方面的操作,但是卡洛并不在意。
因为这样的操作只能影响本国军民的士气,是无法影响战场的实际情况的。
英国政府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和德国是海战的胜利者又能如何呢?这丝毫不影响协约国联合舰队的下一步行动,也根本不影响协约国军队对奥匈帝国发动猛攻。
海战爆发几天之后,远在美洲的美国也收到了海战的消息。美国大使亲自前往了协约国联合舰队的驻地,在发现协约国联合舰队并未有太大的损失之后,选择相信西班牙的说法,也就是协约国联合舰队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美国政府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清楚到了该行动的时间。
要是再拖下去,就算美国政府参与了世界大战,也不可能和法国、西班牙坐在一桌瓜分战败国的利益。
1915年3月22日,美国外交部公开发表声明,宣称美国作为自由民主国家的表率,支持爱尔兰人对压迫者英国的反抗,承认爱尔兰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且认为英国对爱尔兰共和国发动的战争是赤裸裸的侵略。
美国政府要求英国立刻停止对爱尔兰的入侵,否则美国将以中立者的身份向爱尔兰提供援助。
美国政府的突然威胁让英国政府有些诧异,但英国政府并不把美国政府的威胁当一回事。
此时的美国除了工业和经济比较强大之外,军事实力那可谓是一塌糊涂。而且美国在大西洋彼岸,就算美国参与世界大战又能如何呢?是完全威胁不到英国的。
于是乎,英国政府毫不在意地发出了一封回函,不仅斥责了美国政府所谓的声明,还宣布自3月23日开始,将对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进行禁运,禁止所有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靠近英国和英国殖民地的港口。
本来英国政府以为,在英国如此强硬的回击之下,美国政府绝对会选择认怂。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认怂,反而还非常强硬的进行了回击。
在英国政府宣布禁止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靠近英国和其殖民地的港口之后,美国同样也宣布禁止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近美国港口,并且对英国进行了禁运。
同时,美国政府宣布将向爱尔兰共和国支援一大批物资。其中不仅包括粮食、日用品和医疗物资,还包括步枪、机枪和火炮等军火。
美国政府对英国如此硬气的行为实际上也暴露了自己的目的,欧洲各国也都清楚,美国这个唯一一个没有参与世界大战的列强,在安静等待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之后,也终于要选择加入世界大战分一杯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