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吾乃世家子 > 第363章 反恐前夜

第363章 反恐前夜(1 / 2)

魏王别院,李泰仍是被迫着“足不出户”,只是相比于昨日的提心吊胆,心中有了些许宽慰。

至少将情况发出去了,能不能被解救是另一说,可起码向朝廷表明了态度不是?

李泰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他知道吴王李恪是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的!

深知双方实力对比的李泰,很明了这根本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

李承乾又不是傻子,情报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想必在李承乾的下意识中,对这一场儿戏般的谋逆行动,不免带了几分戏谑。

至于李恪是否知晓朝廷真正的实力这一件事,李泰猜测,在李恪起事不久,便有了清晰的认知。

如今死不悔改,不过是羞刀难入鞘罢了,难道此刻自缚求饶,李承乾便能饶了他?

怎么可能,这又不是无聊的夺嫡游戏,这是谋逆啊。

满朝文武,不会有任何一人同情他的,这种掀桌子的行为是不容于现行大唐官场的,他们只会除之而后快,并彻底抹掉李恪存在的任何烙印,并将前隋的一切痕迹一并磨灭掉。

从此,大唐便可轻装上阵,再无任何遗留问题,从法统上彻底站稳脚跟,无后顾之忧。

至于和前隋还有藕断丝连之人,那不是都在李恪身边么?

这一场同类聚合的行为,谁也说不清是李恪的主动为之,还是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在刻意谋划。

或许后人会根据某些史料反推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阴谋论段,也可能会有各种风向的解说,为某个大帝再增添一些神圣的光环。

然则,在当下,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这就是一场不自量力的自杀式谋逆。

然而,处在某个狂热信念的光环之中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无畏且不自知的,比如血统之上,高贵的血统必当有天命加身,这等可笑的理念,在某些无知的人眼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今日,李恪并没有踏入魏王别院,也不知是放弃了逼迫李泰,还是另有他事。

任大与老妻正主动洒扫着庭院,而招娣已经初具当家女主人的气势,支使着几个妹妹团团转。

然则,老四是个例外,出于底层百姓对于官府中人的畏惧,老四来娣的密谍身份,给予了招娣不小的压力。

她天然的将密谍与官差划上了等号,而官差这种生物,便是田间百姓最敬而远之的存在,故而招娣还没来得及转换身份,对待自家的四妹,下意识地带着一些讨好和尊敬。

而来娣则整日待在阁楼上,对着那台机器发呆。

她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有回信,她只知道这一台古怪的机器便是全家的救命稻草。

谁也不知,当李恪陷入绝望之后,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无论如何,相较起来,无论什么举动在封建王朝中,都没有谋逆来的出格。

因此,若是做出什么残忍的事,都是不奇怪的。

而李恪的成功与否,在李泰等人的眼中,简直是注定,这就比较难受了。

“不用那么着急,本王生死……想必长安方面不会太放在心上,或许皇兄乐见其成也说不定,听天由命吧。”

“既然如此,为何殿下仍要传送消息呢?”

“本王在长安是有家的,你知道吗?”

“知道,您有王妃,还有子嗣,您都说过的。”

“所以啊,我提供情报,并非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给家小撇清关系,至于我自己的生死,虽说可惜,但我也不是胆小惜命之人,说句早已置之度外也不为过,只是牵连了你们一家,多少有些惭愧。”

“殿下此言差矣,若非您昨日果断,想必我这一家子早已成刀下亡魂,您那位三哥,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他呀,也就是出身差了,被父皇早早的摒弃在考虑之外,否则依他的城府,我和大哥两人只怕还真不是对手。”

“怎么?他母亲出身寒微吗?”

“不,不,说他出身差并非是出身太低,反而是太高了,他外公是隋炀帝哩,谁敢说他出身低?

不过也就是如此,注定他与大唐皇位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