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繁忙的劳作,再加上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即使每天都在重复除草施肥的活计,大家也都开心不已,仿佛看到了分粮时的景象。
随着立秋的到来,早晚都需要添衣。阴凉处吹着风也都感到了一丝凉意。地里的玉米早就开花结穗,看着渐渐长大的玉米棒子,大家都疼的跟眼珠子似的,这时候谁也不敢随便伸手,被抓到要被送到革委会去游行的!
好在南阳村有江福生镇着,他也不想为了口吃的就损害集体利益,索性默认村民可以在自己院里的菜地边上种上一陇玉米,既可以当篱笆用,又可以在玉米还嫩的时候掰下来煮了给孩子解解馋。家里有,自然就不会朝集体的东西伸手了,也算是保全了一些困难家庭吧。
村民们也心照不宣,反正他们村离县城十多里地,没啥事,革委会的人才不会想起来他们这个不临着大道的小村庄。
渐渐的,玉米的叶子开始一点一点枯黄,棒子皮也从青变黄的时候,江福生和陈硕巡视着村里的庄稼地,偶尔伸出手捏一捏玉米棒子,感受到传来的紧实坚硬的感觉,知道玉米要熟了。当玉米粒变硬,把吸收的营养锁住,固定在玉米粒中,预示着今年的村民能多分点粮了。
九月初,江母和江文岚为了保证十月的婚宴不至于太过寒酸,在自己家的小菜园里重新种了一些黄瓜,豆角,柿子椒和西红柿等常见菜。
菜园里其实也有这些菜,可是都是春天种的,这个时候早就不怎么长了,快拉秧了。正好在留一段时间,等新的长起来了,这些老的就可以拔掉了,等到十月下旬就差不多可以吃了。
农村坐席,这菜基本都是自己家种的,或者和街坊邻居换来的,很少人会去供销社买,关键买也买不到新鲜的,甚至买不到。
菜有了,肉也囤够了,都放在了江文岚的空间里保鲜。十月份水果也大量上市,虽然桃子和西瓜过季了,但是苹果,梨,柿子,山楂,红枣,黑枣……
这些果树,江文岚在空间里都种了一棵,成熟的水果摘下来放到筐里,都收进了小木屋。
江文岚趁着雨季下大暴雨的时候,杆河水上涨,苇塘水也漫过路面,河里与塘里的鱼跑出来,她利用空间,把手放进水面以下,用意念把有鱼的地方连鱼带水一起收进空间,再把鱼养在大水缸里。
她用这个方法抓够了办酒席用的鱼,无鱼不成宴啊。江母和江文岚又趁着晚上在空间里把鱼收拾好,用加了调料的面糊裹好整条鱼,下油锅定型。
炸至表面金黄,再把炸好的鱼用盆装好,也是收到小木屋的架子上。
找了一根竹竿,把用稻草串起来的一条条猪肉抹好盐,用竹竿串着挂好,晾在空间里的晾台上。
现在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做纯的红烧肉,供不起,也惹人怀疑。
母女俩商量一下后,决定做成腊肉,也好解释他们家为啥能拿出这么多肉,毕竟供销社不光限购,还经常没有。
菜园里老菜秧都拉架了之后,新的菜秧很快就长出蔓来,又搭上新的架子让其攀爬。在菜畦周边种了一圈白菜,用来掩人耳目。
冬天的菜江家都是吃的江文岚空间里产的,外院菜园里种的这些,是办喜事的时候,给客人做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