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她刚才那利落的身手,打定主意回去告诉家里人,千万不能惹这小姑娘。
这一趟众人来得急,走得也急。
赶回宝山镇时,还不到中午。
各家见识到城门口流民的惨状,都小心地将自家的粮食收好。
同时,把如今城里的情况,告诉了家里人。
村里人都没想到,如今外头居然这么难了。
经历这事后,各家对地里的庄稼更加上心,就盼着好好伺候,能多长点粮食。
时间一晃,宝山镇迎来了秋收。
在宝山镇的几个老庄稼把式,将村里的地都看过一遍后,宣布正式收粮。
各家迎来了紧张又忙碌的秋收,一个个玉米棒子被摘下来后,扔成一堆。
大人们在前边掰着棒子,小孩子在后边捡拾那些零散的,放成一堆。
眼见玉米棒子够两车了,汉子们就装上车,将棒子拉回家。
而家里的老人,则留在家里剥玉米皮。
顺带看着些家里的粮食,防止被偷了。
这种秋收时节,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陆青青也和秦朗下地掰起了玉米,他家的两亩地,没等出太阳就全部掰完了。
赶在太阳出来前,秦朗开始往家里拉棒子。
将自家的地忙活完时,陆青青已经热出一身汗。
她来到大壮和王珪家的地时,发现吴有志已经掰了一大半了。
陆青青喊着秦朗,一块来地里掰棒子。
吴有志见他们动手,忙道:
“不用不用,你们别沾手了。
我干活很快的,再有半个时辰,我就干完了。”
吴有志说着,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陆青青却是没停手,和秦朗一块帮着掰起来。
自从王珪和大壮走后,陆青青便寻了这吴有志负责王珪家的地。
吴有志家里就他和老娘,偏偏老娘有病,家里不能长期离了人。
这就导致,吴有志没法长时间在城里打零工。
也因此,在陆青青找上他时,他忙不迭应了下来。
这些日子,吴有志侍弄起这片庄稼来,很是上心。
期间,陆青青来看过几次,见粮食长得好,也放了心。
当时说好的,一直到这片庄稼全部收完,分批次结算工钱。
因此,这吴有志刚忙活完家里的活,就急忙来到了这边。
这年头,所有人都缺衣少食,过得节省。
眼里盯着的,就是这一亩三分地里的东西。
若是不抓紧把粮食收回家,保不准就会被谁顺手带走些。
在秋收之前的那几日,不少人家怕有人偷粮食,都是带着铺盖睡在地里的。
三个人干,效率确实高,半上午时就把粮食都运回了家。
就在宝山镇众人都在热火朝天的掰玉米时,县里的粮食却越发紧张。
随着越来越多灾民的流入,整个县城,不仅是流民,连原住民也陷入抢粮的恐慌中。
一时间,暗地里的粮价已经疯涨到吓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