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中更是清楚,留给他的机会不多,这次联合乌若利阻击冒顿的机会虽算不上最好,甚至可以说风险很大,但他却是不能退缩半步。
因为他自从来到咸阳,便从一员边关大将变为了新帝胡亥手中的一柄利刃,而利刃就要有利刃的觉悟。
而胡亥则是接着问道:“郎中令,你如今负责我大秦武将征调选拔,不知你可以合适之人选,前去阻击那匈奴的冒顿?”
杨翁子闻言沉默片刻,随即拱手朗声道:“启奏陛下,臣愿毛遂自荐,率龙骧军前往草原,阻击冒顿!”
“哦?”胡亥没有马上回应,而是问道:
“杨卿担任郎中令一职,如今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机。而杨卿如今毛遂自荐出征草原,岂不是有些可惜?”
杨翁子听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回道:
“回禀陛下,臣身为陛下的臣子,身为大秦的武将,为陛下分忧、为大秦效力乃是分内之责,无可惜之意!
况且那匈奴冒顿,不过一手下败将、丧家之犬尔,臣领龙骧精锐,必击而破之!”
胡亥故作纠结,半晌后方才笑道:
“好,不愧朕当初将杨卿你自长城军团调至咸阳,果然有名将之风!
郎中令,你需多少兵马,又需多长时间,朕可否有能够帮得上你的地方?”
杨翁子当即回道:“回禀陛下,臣只率一十二万龙骧军即可,三月内必与冒顿分个高下!”
顿了顿,杨翁子沉吟着说:
“至于陛下所言之助力,臣想求陛下一个手谕,那就是必要时刻,长城军团的王离将军,能够与末将配合。如此势必将事半功倍!”
“此事好说,朕稍后派人传个口谕便是。
至于那时间也不必严格定为三月,朕虽未曾上阵杀敌,但也知战阵之上不能急切的道理。”
胡亥沉声吩咐道:
“此战郎中令放手去打便是,时间长短都无妨,若是能够令那匈奴的冒顿与乌若利不断争斗、最终两败俱伤更好不过。
朕要的不是一个表面臣服的匈奴,而是没有能力或是说没有胆量再南下牧马的匈奴。”
顿了顿,胡亥问道:“郎中令,你可懂朕的意思?”
杨翁子听到此话不由得牙关紧闭,他明白胡亥的意思,但他也知道,想要达成这样的战果,远非数月便可为之。
到时候具体要打多长时间,他这一十二万的龙骧军说了可不算。
而自已先前昼夜操劳的郎中令署,此番回来后怕是又要多出一些生面孔,要令他继续昼夜操劳了。
不过他如今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没有对着胡亥说“拒绝”的勇气,
他只能应道:“诺,陛下!”
“去吧,早些前去,朕在咸阳等着郎中令你凯旋而归的好消息。”胡亥笑道。
“诺,陛下,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杨翁子重重点头施礼,随即退出大殿。
而待杨翁子离去后,胡亥思索片刻后便说:“传旨,命郎中丞贾诩暂代郎中令署之事。”
“诺,陛下。”云坤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