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88章 姜闻:枪在手,这就是威慑

第788章 姜闻:枪在手,这就是威慑(1 / 2)

“你这些假设的前提是百亿贺岁档能达成,要是没达成呢。”李明洋。

“那么多大片,就是用片子堆,用钱砸,也能砸出一个百亿贺岁档,最近的新闻你看到了吧,那些搞互联网的全入场了,现在电影圈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姜闻情绪激动的。

李明洋抬起手,打断了姜闻继续,“打住!大哥,我给你交个底,这个百亿贺岁档不可能了!”

“按照现在的形势,下周末没有新电影上,十二月份最多不超过二十亿票房,也就是一月份,要干八十亿票房啊!”

“这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

“我知道啊!我五亿,你二十亿,其他人再干五十五亿不就行了。”

“你脑子糊涂了?那是一个月55亿啊!”

“你才糊涂了呢,要是这么算,后半段上的电影多不公平,就上映几天,贺岁档就结束了,你瞧好了吧,最后肯定是从电影上映到下映时间为准。”

这么算也行,毕竟春节档就七天而已。

最后票房的时候,还是春节档某电影总票房多少。

但从档期来算,是算一个档期的总票房。

到底怎么算,还是要看主流声音怎么。

主流……无论是资本,还是权力,当然都希望看到百亿档期了。

“拉长线也难,即便达到了,激情都退却了,你觉得杰克马能接受?”

“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早早晚晚嘛,赢了最重要!”姜闻咂吧了一口雪茄,笑眯眯的。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你根本不懂那些搞互联网的在想什么,其实赢不赢无所谓,他们要的是速度!”

“速度?”

“互联网速度!BAT是扩张到电影圈,电影圈并不是他们的核心,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核心,所以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姜闻懂人性,懂电影,懂人脉,但没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快,先声夺人。

先发的优势,大到离谱!

东大互联网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闪电战!

雷军前不久在访谈中罕见坦言:“如果微信晚出来六个月,米聊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国民应用。”

而马哥的回应更霸气:“我们就是这么快!”

复盘这场对决,简直是一部教科书级的商战片——快一步生,慢一步死!

时间线致命差距:米聊2010年12月上线,月上线,仅差1个月!

技术领先优势:米聊早期支持语音对讲+状态分享,只能发文字图片。

用户增长狂飙:上线半年注册用户破400万,雷俊称“服务器每天崩三次”

虽然米聊有先发优势,但雷俊面对的是企鹅。

还是不够快!

米聊上线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服务器问题,运营商封杀语音应用。

雷俊都还没来得及解决,微信就上线了。

如果微信再晚半年时间,米聊是完全有机会取代微信的。

因为这场闪电战,雷俊在反思中,爆出了那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如果你比对手晚到风口,连做猪的资格都没有!

米聊能让企鹅颤抖已经很牛逼了。

互联网生存法则:快鱼吃慢鱼!

这个世界永远会给先行者额外奖励,而追赶者的宿命,往往是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今年年底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支付大战!

阿里马要的是百亿贺岁档的流量,他要用这个流量碾压微信支付!

微信有海量的流量,支付宝的流量可不够。

拼钱多。

两家旗鼓相当。

拼营销。

企鹅会抄啊!巨无霸蹲点抄,就跟全服第一蹲你尸一样一样的。

阿里马要用一些无法复制的手段,来增加流量。

百亿贺岁档非常合适。

在阿里那边,百亿贺岁档的优先级还在中韩合流和今年的春晚。

因为百亿贺岁档刚好卡在两大巨头的支付大战中!

李明洋用几个简单的例子,向大哥姜闻表达了互联网公司的生存法则。

竞速法则!

姜闻听完以后,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笑道:“这不就是跑步比赛嘛,短跑谁先跑,基本上就谁先赢了,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但电影圈不一样,就像你我在戛纳拿过奖,你还站着拿了金棕榈,一句东大导演,就是你的无敌金身,你没什么好怕的,是别人怕你才对!”

“得!我算是看明白了,大哥你不是不懂,是想我干起来!”

姜闻大手一摆,“不!枪在手,这就是威慑,开枪,那是下下策!”

“跑路是上上策!哈哈!”

李明洋和姜闻挺谈得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明洋能帮姜闻拿金棕榈。

所以李明洋很信任姜闻,姜闻也是很为李明洋着想。

两人谈了一下午,姜闻发现李明洋是铁了心的要在横店龟缩!

气不打一处来啊!

出去散散心,顺便想想其他办法。

姜闻来到花束街,走走停停,逛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没人围堵他啊!没人找他签名啊!

好歹自己也是东大有名的大导演。

又没掩饰身份,这出行也太顺了吧。

姜闻正搁街上纳闷,远远的,他看到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从停车场走出来,向他的方向走来。

离得近了,姜闻发现带头的是吴志奎。

不等姜闻上前打招呼,吴志奎跑着来到姜闻面前,热情的打招呼。

姜围咧嘴笑道,“吴,今年干的不错,没辜负李导栽培。”

“还要多努力,我发现这有票房了,就惦记着拿奖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拿个奖。”吴志奎老实不客气的。

“你有这想法,就证明真的入行了。”

姜闻拍了拍老吴的肩膀,很欣慰的,然后他转头看向吴志奎身后的那群人。

很多人都不认识……

“吴,你这拍啥呢,你现在好歹也是四亿导演,搞点有实力的明星啊!这样更好拿票房,更容易拿奖。”姜闻语重心长的。

“姜导,你不认识元彬?”吴志奎惊讶道。

我认识他干吗?

姜闻又扫了一眼,吴志奎身后的人,有几个从面向上看就不像东大人,还有几个大帅哥。

“这是釜山行剧组?你们收工那么早?”

“是的,不是收工,是杀青了,回来吃个杀青宴。”

“呦,恭喜杀青,祝釜山行大卖!”姜闻抱拳笑道。

吴志奎也回以抱拳,心里也没多大的自信,只能干笑。

这时,接到消息的李明洋,也来了。

他来的第一时间,没问釜山行的拍摄情况,而是直接把金赛纶叫了过来。

“大哥,你瞧瞧这女娃怎么样?”李明洋。

姜闻摸着络腮胡,眉头微皱,脑袋一会东,一会西,很认真的在深思。

金赛纶很拘谨,被认真姜闻的气场所震慑。

姜闻作为内娱最有名的戏霸,那威慑力可不是盖的。

他拍戏,别陆桑了,就是老谋子都无法干预他。

要按照他的思路来!

“还行吧。”姜闻模棱两可的,主要是女娃不够漂亮。

拍电影,演技这东西捉摸不定,当然是用美女更稳妥了。

女娃的气质有些阴郁,不够阳光……

跟他的气质不符。

“这是我干妹妹,金赛纶。”李明洋。

“嗯?这女娃就是你在棒子认的妹妹啊!我呢,怎么看着那么顺眼呢,来来,叫句大哥来听听。”

金赛纶眨了眨眼,有些为难的看向李明洋。

李明洋秒懂。

“你踏马都多大了,都能当她爷爷了,叫什么大哥。”李明洋推了一把姜闻,嘻嘻哈哈的。

“你踏马老子有那么老吗?”

“人家十三。”

“卧槽!这么成熟,才13岁!”

……

釜山行杀青了。

历时五个多月终于杀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