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皆如痴如醉、呆若木鸡之际,姬长星迈步绕过周道清,在众人目光注视下,大步流星地走到公孙易面前。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行了一个标准的道家礼节,满脸肃穆,庄重地说道:
“公孙师弟,去年在醉仙居,我们以诗词一决高下,当时我虽败北,但心中着实难以服气。然而,适才聆听了你对道的真知灼见与深刻领悟,我才如梦初醒,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与你的云泥之别。你所阐述的种种高论,皆如醍醐灌顶,远超于我,尤其是最后那几句话,我想,不仅是我,也不仅是在场的诸位,即便是我的师父,乃至当今儒首贡夫子听了,也定然会拍案叫绝,赞不绝口。此次,我心服口服地认输,公孙师弟的才情着实令我望尘莫及。
不过,师兄我尚有一个冒昧的请求。此前我曾扬言,要与师弟来一场堂堂正正的激战。听闻这段时间师弟在观内苦心孤诣地研习剑法,此次我与你切磋,并无丝毫要把你踩在脚下的意思,也与旁人毫无瓜葛,纯粹是想以武会友,还望师弟不吝赐教!”
姬长星说话时,始终躬着身子,那态度,简直比徒弟对师傅还要谦逊。
这一幕,犹如平静湖面投入巨石,令台下众人惊愕得合不拢嘴。就连与姬长星一同前来的道易学宫弟子,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得呆立当场。
姬长星可是道易学宫出类拔萃的人物,更是未来的继承人,平日里总是如骄傲的孔雀般,高昂着头,目中无人,何曾向他人低过头?可今日,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不仅坦然认输,而且态度如此谦卑,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这一切却又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
公孙易心中暗自诧异,实在难以相信姬长星竟会有这般举动。见他一脸诚恳,态度恭谨,公孙易也不好刻意刁难,遂伸手轻轻将其扶起,温言说道:
“姬师兄不必如此多礼,若师兄真心想要切磋,午后寻一处开阔之地,师弟自当讨教一二。”
姬长星听闻,哈哈大笑道:
“好!公孙师弟果然爽快,那午后我便去后山小院寻你,定要在剑道上一决雌雄!”
“好,一言为定!”
公孙易点头应允。
就在这时,周道清从蒲团上站起来,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你们俩的事稍后再说,我还有许多问题要与公孙师侄聊聊。”
二人微微一怔,面露尴尬之色,姬长星忙躬身退下。
周道清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又落在公孙易身上,凝视片刻后,对着大家缓缓开口道:
“此次二位师侄传经讲道,皆十分精彩,尤其是公孙师侄的阐述,见解独到。只是其中有些道理,为师也尚未完全参透,一会儿公孙师侄与我前去偏殿,今日便先散了吧。大家回去后,务必认真领悟,日后再作探讨。”
言罢,又转头对公孙易说道:
“公孙师侄,你还要再为师叔仔细讲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