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54章 四处起火 大本营事变(上)

第254章 四处起火 大本营事变(上)(1 / 2)

终于,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王小宁在柯伊伯带出事的时候1024号的处理器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电流。

而它若隐若现的被困在飞船上的记忆也就是平行王小宁最后的片段。

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这个时候,王小宁走出了密室,在走廊里一边行走一边思考着。

平行王小宁明明已经死了,为什么一个AI能表现出与他相近的人格?

那个时候,本世界探测出了超空间中发生的能量反应,然后找出了雷达记录。

最后他们的推测结果是:

平行王小宁想要投奔本世界,但在中途被终产者灭口。

当时大家都很遗憾,但也没有往更深的地方去想。

现在,王小宁走进办公室,看着此刻在工位上忙碌的1024号。

既然出现了这个结果,那就说明对于敌人来说平行王小宁依然有利用价值。

所以当时的情况绝不是灭口那样简单。

不管是为了探究真相,还是为了拯救他,都必须让它恢复记忆,脱离控制。

1024号把一些文件发送到王小宁的窗口上,他打着哈欠心不在焉地接收了。

它真的是平行版本的自己吗?已经死去的人又怎么会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呢?

想到这,王小宁便打开了激发程序……

这次的数据更加清晰。

自爆倒计时:60,59,58……

它被困在了这艘即将自爆的飞船中,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自救。

但这次多了一些东西。

是它自己亲手按下了那个红色的自爆按钮,然后崩溃地倒在地上,并望向黑暗的舷窗。

为什么啊?

这样说它应该是自杀的。

都已经自杀了,那就是放弃了求生欲,它后面又怎么会绝望和崩溃呢?

1024号完全不能理解这种矛盾,从而对这些信息产生了质疑。

况且,一个AI怎么会自杀呢?所以这些信息就算是真的也只能是来自于一个人类。

那就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了。

045在这之后肯定了上面的思路,表示这些数据只是在制造1024号的时候出现的bug。

“既然弄清楚了,那就继续完成任务。继续扰乱本空间。”

……

人间,李忱根本没处理好他的身后事。

他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李温,而是喜欢自己的第三子李滋。

可他也始终没有立太子。

李忱临终前嘱托自己的亲信拥立李滋。

但掌握神策军的宦官势力抢先动手,杀掉了这些顾命大臣,然后拥立李温即位。

李温后改名为李漼,是为唐懿宗。

而他即位后首先就要解决李忱留下来的各种隐患。

百姓已经逼近了生存红线,终于引发了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59年12月,裘甫起义爆发,拉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裘甫在浙东起义,接连攻破多个城池。

而江南的军队费拉不堪,屡战屡败,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了数万人的规模。

江南可是中央的经济命脉,所以这次叛乱必须尽快平定。

860年,朝廷没有改元。李漼任命王式为浙东观察使,代替平叛不利的郑只德。

王式到达江南后开始整肃军队,并给百姓发放粮食防止起义军进一步壮大。

而起义军方面并没有很好的策略应对。

最终,官军攻破新昌寨、沃州寨、唐兴、宁海等地,并切断了裘甫逃往海上的退路。

6月,裘甫尝试攻打剡县,失败,最终向朝廷投降。裘甫残部也逐渐被平定。

裘甫起义被王式平定。

8月,裘甫在长安被处死。11月,朝廷正式改元“咸通”。

而这边内忧刚刚解决,外患就又来了。

南诏国君世隆一向看不起唐朝。他认为唐朝就是个破房子,一踹就能倒。

859年,世隆称帝,改国号为“大礼”,然后便四面出击。

860年2月,大礼攻陷播州,唐朝忙于平叛,在10月才将其收复。

12月,大礼又攻破交州,第二年六月才被都护李鄠夺回。

7月,大礼入侵邕州,段文楚请求招募当地土军防御,但自己被召回长安。

这次大礼只是劫掠一番就退军了。

861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归义军与唐朝内地接壤。这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862年,徐州银刀军之乱。

新任节度使温璋性格严厉,牙兵很惧怕他。于是他们铤而走险,将温璋驱逐。

王式从江南被调往徐州平叛,对银刀军进行了屠杀。

经过此事,徐州当地人开始排斥唐朝。

这年唐朝与大礼的战事依然胶着,大礼在11月围困交趾城,蔡袭率军固守。

863年1月,交州被大礼攻破,蔡袭战死。

……

李炎:“来,用事实说话,你总不能把一切都推到你儿子身上吧。”

李忱:“祖宗,也是怪我没安排好身后事。若是李滋即位,大唐不至于此啊。”

李炎:“到这时候了,你竟然还避重就轻,推诿责任?”

“就你这样的也配称为‘明君’?”

“对了,他竟然还被称为‘小太宗’。太宗皇帝,您认吗?”

李世民立刻制止了他们的争吵。他还是让李治先把李忱带走。

“情况清楚了,就如汉元帝先例处置他吧。李漼的事以后再说。”

李炎自然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李世民:“别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李忱固然有问题,但他有句话说得有理。”

“世上就没有如果。幻想没有发生过的事根本没意义。”

“还有,你一定是看了一些未来的评价。”

“那么多评价,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定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为什么要在乎他们呢?”

对话结束,李世民让李炎换位思考。而他也确实听进去了。

如果自己接手这个局面,自己能干什么呢?

不知道为什么,朝廷的经济愈发窘迫,对付河北藩镇也越来越困难了。

现在不仅是河北,全天下都要乱了。

这些事情好像就是无法逆转的,最多只能是拖延一段时间。

汉朝也一样逃不过去,最终分崩离析了。

冥冥之中有什么规律在控制这一切。

对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未来也许能够把这一规则弄清了。

李世民说的不对,未来的评价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是不能忽略的。

另外,除了王莽外,自己可以去找德宗李适询问。

根据空间之前的记录,他好像是想通了。

另一边,见唐朝陷入了这样的境地,刘氏自然要冷嘲热讽一番。

刘启:“现在知道王莽的意思了。唐朝的情况根本不用提醒,相当明显。”

“李漼大概就是第二个刘宏。你们唐朝再也没有中兴的机会了!”

李治:“那又如何?就像你们的汉朝一样,我们早就知道会有这样一天了。”

“但至少……”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竟然是刘氏自己放弃了冲突。

刘恒:“好了,凡事都要留一线。哪个王朝没有衰败的一天呢?我们……”

李治就静静地看着刘氏那边表演,刘恒这会正在训斥刘启。

他们肯定一早就安排好了,现在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原因也特别好猜,唐朝灭亡后,各种新势力都要出场,情况要变得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