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萨的身影裹挟着坚毅的佛光,渐行渐远。
终至消散于紫微垣宫外的无尽云海之中。
卢云独立于御座之前,静默良久。
直至那最后一丝佛韵彻底融入虚空,方才缓缓抬首。
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威严:
“阴司轮回既已议定。”
“诸位道友,且共商这满池气运之水的归属。”
言罢,卢云广袖轻扬,屈指轻叩御座扶手。
“咚——咚——”
两声清越玉音荡开。
如九天仙磬撞碎云霭,余韵绕着紫微垣宫的鎏金星柱流转,引动穹顶星纹簌簌发亮。
下一刻。
亿万星砂骤然沸腾,不是凡砂的躁动。
而是蕴含周天星力的灵砂受道韵感召。
如百川归海般奔涌汇聚,转瞬间凝成一方丈许天池。
池壁非石非玉,是星力与混沌元气熔铸的 “道基之壁”。
澄澈如凝脂却泛着琉璃光晕。
连池底暗纹。
都是缩小版的 “三界舆图”,山川河岳、幽冥黄泉、九天云海皆清晰可辨。
池水未动。
却自有万象在其中生灭:
三十三重云天仙民的祈愿,化做千万缕暖金流光,如游鱼般在水中穿梭,每一缕光丝里都裹着细碎虚影。
有仙童在瑶池边扑蝶,有老农在田埂上祈雨,有织女在云锦间穿梭,甚至能瞥见孩童手中糖葫芦的糖霜反光。
光丝相撞时。
飘出清甜的桂花香,仙民院中桂树的愿力凝结,闻之便能让人忆起人间烟火的暖意。
天庭绵延万载的香火,缠成淡紫烟霞。
不沉不浮悬于水面,烟霞中隐有玉磬、仙乐之声。
更有无数细小的 “信仰符文” 在其中流转——
仙官诵经、信徒朝拜时,从心底涌出的虔诚所化。
偶尔有烟霞凝成的 “香火气莲” 绽放。
花瓣上会显露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的古篆。
花瓣飘落时。
化作细碎的光雨,洒在池壁的三界舆图上,让舆图里的江河泛起微光。
池心三股气运交织,更是玄妙非凡:
酆都幽冥谱牒的玄奥幽光,如墨玉般沉在左侧,光中隐约可见十殿阎罗的法相虚影。
秦广王执生死簿勾魂,阎罗王持刑杖断案,转轮王掌轮回盘渡魂,甚至能看见奈何桥上孟婆煮汤的袅袅白雾。
幽光里还缠着细小的 “轮回锁链”,锁链上挂着淡蓝色的 “亡魂愿珠”。
每颗珠子里都藏着亡魂对来生的期许,让幽冥气运少了几分阴森,多了几分渡化的慈悲。
天庭云班宝箓的明黄光晕,悬于右侧,光晕里浮动着仙官的朝服纹样:
文官的仙鹤补子、武官的麒麟补子。
甚至能看见雷部仙官袍角的雷纹、火部仙官袖口的火焰纹。
光晕中还飘着无数 “权柄符印”,有 “监察符”“执法符”“护道符”,符印转动时,会发出 “天宪昭昭” 的轻响。
皆是天庭秩序的具象化,触之便能感受到 “法不阿贵” 的威严。
周天星神谱牒的银白星辉,绕着池心缓缓旋转,星辉中嵌着二十八星宿的图腾:
角木蛟的鳞甲泛着青光,心月狐的尾尖带着银芒,斗木獬的犄角透着厚重,甚至能看见北斗七星连成的 “帝车” 虚影,在星辉中缓缓行驶。
星辉流转时。
落在池底的三界舆图上,让舆图里的星辰亮起,与穹顶星纹遥相呼应。
水面上。
世界意志凝成的七彩天道功德,如莲苞般次第绽放,每朵莲花都有九层花瓣,每层花瓣映着不同的景象。
花瓣飘落时。
会化作细碎的道蕴融入池水,让整方天池的气韵更显厚重。
池底,诸天财运化出的紫金功德金币,莹莹滚动间泛着暖光。
功德金币上刻着 “利众生”“安三界” 的古篆,边缘还镶着细小的 “财运纹路”。
金币相互碰撞时。
发出的不是金石声,而是《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 的断章妙韵。
每一声都似在滋养天地灵机,让人闻之便觉道心清明。
偶尔有金币裂开。
会从中飘出细小的 “财运灵芽”,落在池底的三界舆图上。
在舆图的良田处长成小小的金色禾苗,象征着生民衣食无忧的愿景。
……
这般汇聚了三界权柄、众生愿力、天道意志的景象。
纵是神霄九宸帝君个个皆是证得天仙道果。
见过混沌初开景象的存在,也不由眸中仙光微颤。
他们的目光在池上停留了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