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短短几句话,却问了两个问题。
“我写书其实从来不看销量,只看灵感。
原本在我的计划里,黄石也没那么快写到1963。
只是因为你们太喜欢了,所以不断的有人在催促我。
如果可以的话,黄石2003我想放在后年再写。
至于哈利波特,今年肯定会写第三部的。”
虽然这位记者问了两个问题。
但徐谨言依旧慢条斯理的回答了他的问题。
之所以要写哈利波特3,原因就在于迪士尼买下了前两部的版权。
并且合同里有说明,他必须每年一部。
所以在新的1981年,哈利波特3怎么也得有一席之地。
“先生,先生。
我是来自洛圣都时报的记者加里。
11月的时候,猫鼠游戏险些遭遇滑铁卢。
后来是你的影迷和书迷们拯救了这部电影,让这部电影在上周下画时,拿到了2.3个亿的票房。
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书迷和影迷朋友们说吗?”
这位来自洛圣都时报的记者,问的问题就非常好。
“首先,非常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书迷和影迷朋友们。
是你们的支持让我走到了今天。
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只是伯克利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而已。
杰克和露丝的故事可能永远沉在冰冷的大西洋底。
阿甘的那盒巧克力也不会有人愿意打开。
哈利波特可能也从未去过霍格沃茨。
达顿也不知道黄石才是这个家族的宿命。
是你们,赋予了这些故事生命,让它们不再是纸上的墨迹,而是成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的情感和记忆。
每一次阅读,每一次观看,都是一次温暖的共鸣。
我至今还记得收到第一封读者来信时的感动,也记得在电影院后排,看到有人为我的故事流泪或欢笑时的震撼。
这一切,对我而言,是比任何票房数字、任何销售记录都更珍贵的奖赏。
所以,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
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所构筑的世界,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一段奇妙的旅程。
未来的路,我希望我们还能一起走下去,去发现更多更好的故事。
请记住,你们才是这一切奇迹的真正缔造者。
而我,只是那个有幸为你们讲故事的人。谢谢。”
徐谨言说完,对着记者和摄像头,深深鞠了一躬。
“讲的太好了,徐!”
“徐,你是最棒的!”
“徐,书迷和影迷们会爱死你的!”
“我也爱你!”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
第一声掌声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蔓延开来。
继而变得热烈、持久,甚至压过了之前嘈杂的提问声。
甚至有人喊起了我爱你。
将原本的氛围瞬间破坏,惹得不少人笑了起来。
“各位,非常感谢。
徐先生已经回答了足够多的问题,他也需要休息了。
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
刚才一直被堵在外面的莱恩瞅准机会,带着两名保镖和特勤特工,分开人群,将徐谨言保护了起来。
“谢谢大家。”
徐谨言也适时举起了手,对着记者们晃了晃。
“不愧是被称为文学大师的徐。
这番话真的让人。。。”
一个年轻的女记者,擦了擦眼角的水汽。
“太可惜了,我还没来得及提问呢。。。”
另一个记者看着徐谨言坐进车内后,消失的身影,有些懊恼。
“怪不得他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一个操作着镜头的摄像师,不自觉的感慨了一句。
“我得回去赶头条了,你们继续盯着。”
而刚才提出刁钻问题的钱德勒,快速收起微型磁带录音机。
将话筒塞给一旁的同伴,快速跑向停车场。
PS:也得感谢你们,让我这个扑街小透明坚持到了现在。
顺便,这本书已经进入到了后半程,早先的大纲是五年,可惜为了保持故事的紧凑型和情节,计划里的内容已经全部写完,不得不提前开始收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