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闪烁了几下,开始滚动着一串串的代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终于,最后一段日志浮现在屏幕上:凌晨1:17,有人远程激活系统,执行了“资金归零”指令。
周影迅速调出监控录像,画面中,那夜的祠堂守夜人——正是张启明的亲信——曾三次进出地库。
周晟鹏关掉屏幕,面无表情地看着郑其安,缓缓说道:“他们以为用死人的名字开户,就能让活人看不见。可死人不开户——死人只收香火。”
当夜,张启明位于半山别墅的家中,卧室里的保险柜突然自动弹开,一封还未寄出的信静静地躺在其中,落款赫然写着:“火种第五代,待命。”周影拿起信纸,仔细阅读,然后递给周晟鹏,语气低沉:“老板,这火,烧得比我们想的还深。”周晟鹏接过信纸,看了一眼,随手扔进了一旁的火盆里,火焰瞬间将信纸吞噬,化为灰烬。
他转头看向窗外,夜幕漆黑如墨,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周影忽然发现,周晟鹏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让人不寒而栗。
雨水敲打着祠堂的屋檐,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预热。
第二天,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洪兴,甚至整个港岛的地下世界:周晟鹏突然宣布,暂停所有对“火种”相关势力的追查。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就像是盛夏的暴雨,毫无预兆地倾盆而下。
有人不解,有人愤怒,有人暗自窃喜,但更多的人,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公开声明中,周晟鹏的措辞异常官方,几乎不像是出自一个黑帮大佬之口:“洪兴内乱已平,今后将专注合法经营,为港岛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屁!放屁!
无数人在心里暗骂。
洪兴搞合法经营?
那太阳岂不是要从西边出来了?
然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还在后面。
一周后,港岛某五星级酒店,慈善晚宴。
周晟鹏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地出现在聚光灯下,宣布成立“洪兴青年发展基金”,旨在帮助有志青年实现梦想,为港岛的未来培养人才。
台下,各界名流云集,镁光灯闪烁不停,将周晟鹏那张略显沧桑的脸照得熠熠生辉。
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俨然一位功成名就的慈善家,丝毫看不出曾经的铁血狠辣。
而当他宣布,特邀林仲勋先生担任基金会顾问时,全场一片哗然。
林仲勋?
那个半隐退的前洪兴联络人,铜戒的持有者?
他不是早就被边缘化了吗?
怎么会突然被周晟鹏委以重任?
林仲勋显然也没料到这一出,他站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犹豫再三后,他还是走上了台,与周晟鹏握手。
周晟鹏笑容可掬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从礼仪小姐手中接过一个托盘。
托盘上,静静地躺着一枚崭新的铜戒。
周晟鹏拿起铜戒,神情庄重地递给林仲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老规矩要守,新路也要走。”
全场掌声雷动。
然而,在这热烈的掌声中,唯有站在角落里的郑其安注意到,林仲勋接过戒指时,他的左手无名指,微微发抖。
不过,郑其安并没有放弃。
他开始分析洗手间内的无线电信号强度,试图推断出对方使用的通讯设备。
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林仲勋使用的,很可能是一种军用级别的调频设备。
这种设备的保密性极高,很难被追踪和破解。
郑其安深吸一口气,继续分析录像。
他注意到,林仲勋在挂断电话后,有一个非常细微的动作:他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左耳。
这个动作,如果放在平时,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郑其安却觉得,这个动作似曾相识。
他立刻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档案——“盲眼”任务档案。
这份档案记录了“火种”组织在境外的一个重要联络人的信息。
这个联络人非常神秘,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只知道他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征:习惯性地摸左耳。
郑其安将录像中的林仲勋与档案中的描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相似度竟然高达百分之九十!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周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