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早知道有今天,我说什么也不干那缺德事啊……呜呜……我家里还有老娘要养啊……”
他的哭诉,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是对命运无常的抱怨和对自己押错宝的追悔莫及。
审讯官厌恶地看着他,冷冷地打断:“少说这些没用的。想活命,就拿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戴罪立功。”
“有!有!” 刘三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忙不迭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还有几个鬼子没走,他们就藏在城里。”
审讯室内外的气氛瞬间一凝。
“说清楚。”
“是……是鬼子投降前,安排下来的。” 刘三喘着粗气,语速飞快,“他们……他们弄到了几个死了的华人的身份证明,冒充他们的亲戚,就……就住在城西的平安里那边。
平时深居简出,但我以前帮他们送过吃的,知道地方。”
他报出了具体的地址和那几个鬼子伪装用的华人名字。
这个消息立刻被上报。
经过情报核实,基本确定刘三没有撒谎。
一场紧急抓捕行动迅速部署起来。
城西平安里,相比棚户区要整洁一些,多是些老旧的联排屋。
目标就在其中一栋的二层小楼里。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和可能出现的武力抵抗,行动负责人决定智取。
“还需要一个人先去确认,目标是否都在屋内。” 警长有些犹豫,看向水生,“水生,你……”
“我去。” 水生立刻站了出来,眼神坚定,“我打扮成送报的或者卖烟的,他们不会怀疑一个孩子。”
队长看着水生稚嫩却无比认真的脸庞,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注意安全,敲开门,随便说两句,看清楚里面有多少人就行,然后立刻退出来。”
很快,水生换上了一件更破旧的衣服,挎上了一个装满旧报纸的帆布包,脸上也稍微抹了点灰,看起来就像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小报童。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那栋小楼门前,敲响了门。
“谁啊?” 里面传来一个口音略显生硬,但在东南亚这里却很正常的华语问话声。
“先生,要今天的《星洲日报》吗?还有新到的《南洋画报》……” 水生模仿着报童的吆喝,心脏怦怦直跳。
门开了一条缝,一个面相普通、但眼神警惕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
就在开门的一瞬间,水生锐利的目光飞快地扫过门缝。
客厅里,至少还有两个男人坐在那里,低声交谈着,旁边的椅子上,还搭着一件衣服,看轮廓,
“不要不要,快走。” 男人不耐烦地挥手要关门。
“先生,很便宜的,看看吧……” 水生一边假装推销,一边趁机又瞥了一眼,确认了人数,然后立刻点头哈腰,“那打扰了,先生。”
他转身快步离开,走到街角,对隐藏在对面商铺里的行动队员用力点了点头,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行动队长见状,猛地一挥手。
瞬间,几辆黑色汽车呼啸着冲到楼前,车门打开,数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和中央情报司的特工蜂拥而出,如猛虎下山般冲进小楼。
“不许动。南洋中央情报司。”
“举起手来。”
楼内传来短暂的惊呼、呵斥和挣扎打斗声,随即很快平息。
三名试图负隅顽抗的鬼子潜伏特务被彻底制服,铐了出来,押上汽车。
从他们屋内,搜出了手枪、炸药、电台和大量密码本。
一场潜在的破坏危机,被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水生站在街角,看着那三个垂头丧气的鬼子被押走,看着周围居民惊恐又好奇地张望,他紧紧握住了拳头。
阳光照在他脸上,温暖而明亮。
他想,他又为大统领,为这个给了他新生的国家,做了一点点事情。
虽然微不足道,但他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