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股市与监管(2 / 2)

陈振传似乎感应到这边的讨论,回过头,对张弛和古耕虞点头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担当。

他最近被张弛灌输了一大堆现代金融监管理念,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

古耕虞彻底吃了定心丸,激动地搓着手:

“太好了。有大统领您的指点,有陈行长把关,我这心里就有底了。我回去就让账房和律师抓紧准备,争取尽快达到上市标准,也来这交易所敲敲锣。”

张弛满意地点点头。

他没说的是,他要的就是先让古耕虞这样的龙头企业,先形成带头效应,做大做强。

之后再利用他大统领的地位,对这些企业进行拆分和收税,所得的金钱再重新投入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

站在交易所的楼上,看着穿着号码马甲的交易员们跑来跑去,张弛扶着栏杆仿佛已经看到,星洲交易所这座巨大的资本水泵,将如何将民间和海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取上来。

然后精准地灌溉到南洋那些最具潜力的产业中去,催生出一个个巨头企业,加速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战争年代,别人看到的是危险,而他,看到的却是巨大的机遇。

一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权,一个相对安全的大后方,一个亟待重建的市场,再加上一个能够有效配置资本的金融市场……

这简直是为南洋量身定制的黄金发展公式。

而这一切,都将从今天这声锣响开始。

交易所内,欢呼声再次掀起高潮。

张弛看着那沸腾的人群和不断改变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资本的浪潮,已经涌来。而他,将是那个最重要的弄潮儿。

-----

李水生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学生装,背着一个破旧的布书包,低头快步走在城北的棚户区。

这里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煤烟、食物腐败和人群聚居特有的浑浊气味,与城南那些新修的、光鲜亮丽的街道恍如两个世界。

水生今年十四岁,瘦削的脸上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警惕。

他是土生土长的仰光华人。

三年前,鬼子占领了这里。

他永远忘不了那个傍晚,荷枪实弹的鬼子兵和那些戴着袖章、点头哈腰的华人败类(后来他知道那叫“汉奸”)冲进他家所在的街区,以“通敌”为名,挨家挨户抓人。

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木匠,只是因为藏了几袋大米,就被当场拖出门外。

母亲哭喊着扑上去,被一个汉奸用枪托狠狠砸倒在地上。

父亲愤怒地挣扎咒骂,换来的是一阵枪托和皮靴的猛踢,然后被像死狗一样拖走。

第二天,有人在不远处的乱葬岗发现了他的尸体,浑身没有一块好肉。

母亲受了重伤,又惊又怕,没熬过半个月也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