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沟壑出路 > 第9章 (496)学府游记

第9章 (496)学府游记(2 / 2)

众人欣然应允,在友人的带领下,朝着凌云书院走去。一路上,友人不停地介绍着凌云书院的历史和成就。原来,凌云书院始建于尚朝开国之初,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尚朝最顶尖的学府之一。这里不仅汇聚了天下最优秀的学者和教师,还培养出了无数的栋梁之才,在尚朝的政治、文化、学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凌云书院的门前。只见书院的大门高大巍峨,门楼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凌云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门两侧,各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神圣的学府。

走进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此时正值春日,百花盛开,香气扑鼻。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古朴的亭子,亭子周围摆放着几张石桌和石凳,想必是学子们平日里休息和讨论学问的地方。

再往里走,便是书院的讲学大厅。大厅宽敞明亮,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历代名人的字画和名言警句。大厅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张讲台,讲台上放着一本翻开的古籍。此刻,虽然大厅里没有讲学,但仿佛还能听到往日里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老师们激昂的讲学声。

友人带着他们继续参观,一边走一边介绍着书院的各个建筑和设施。他们参观了藏书楼,里面珍藏着海量的书籍,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不少还是孤本和善本,珍贵无比;又参观了学子们的宿舍,宿舍虽然简朴,但却整洁干净,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参观了书院的练武场,原来凌云书院不仅注重学术培养,也重视学子们的身体素质和武艺修炼,培养出的人才可谓是文武双全。

在参观的过程中,崔灿灿、石雯、张南南等人都被凌云书院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所深深折服。南南更是一脸羡慕地说:“要是我能在这里上学就好了,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大才子呢。”

阿润笑着说:“南南,只要你努力学习,不管在哪里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阿阿才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就是,不过这里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参观完凌云书院后,友人又带着他们来到了书院后面的一座小山上。站在山顶,俯瞰整个文渊学境,只见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尽收眼底。远处的青山、溪流,近处的书院、街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友人感慨地说:“这里不仅是求学的圣地,也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学子们在这里既能潜心钻研学问,又能亲近自然,陶冶情操。”

崔灿灿深吸了一口山上清新的空气,说道:“确实,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我想,这也是凌云书院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吧。”

石雯阿姨也点了点头说:“是啊,看到这里,我才真正明白了尚朝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南南他们也能从这里学到一些东西。”

南南听了,连忙说:“妈,您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众人在山上又停留了一会儿,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这里独特的氛围。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他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小山上,朝着客栈的方向走去。

回到客栈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崔灿灿说:“今天参观凌云书院,让我对尚朝的文化和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想起了现代那些着名的学府,虽然时代不同,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才的培养却是一脉相承的。”

石雯阿姨说:“是啊,我也希望南南能明白这些道理,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南南拍着胸脯说:“妈,您就别操心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再任性了,我要像这里的学子一样,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阿润和阿阿才也在一旁表示要向这里的学子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客栈的房间里。

这一晚,大家都带着对文渊学境和凌云书院的美好印象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继续探索着尚朝的文化和知识的奥秘。而他们在文渊学境的这段经历,也将成为他们在尚朝之旅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前行。